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一

从清扫临时工到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山里娃船厂打工吃上“首席技师饭”

本报记者 刘旭
《工人日报》(2024年03月29日 07版)

“2023年12月,这台多功能激光校形机经过了专业部门评审,引发行业关注,目前正准备批量生产,推向市场。”在辽宁省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造船),电焊工朱先波向记者介绍起他和团队的最新技术成果。今年49岁的朱先波是中国船舶集团的首席技师,也是大连造船目前唯一享受副总待遇的工人,但工友们更愿意亲切地称呼他“朱首席”。

1995年6月,朱先波从贫困的山东沂蒙山区前往大连打工就是为了摆脱贫困。20多年过去,他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依托创新工作室和各类培训班培养出一批焊接人才,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凭出色表现转正的临时工

由于技术能力有限,刚进大连造船的朱先波被分配到锅压分厂任临时工,在施工现场做清扫工作,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了厂里对技术工人、对技术的尊重,决心学好电焊“吃技术饭”!

清扫现场时,朱先波就收集稍长的电焊头,下班后找电焊机练习。回到家后,又用一只手拎着装满水的水壶往啤酒瓶里倒,锻炼臂力和注意力。

两个多月后,班长安排朱先波完成一项钉焊任务,用焊接的方法将零部件固定。看着第一个被固定好的机座,朱先波颇有些成就感,于是连夜加班将一批活儿全部焊完。第二天,班长却厉声道:“首件还没通过质量检查就开始干,如果这批活儿不合格,少说得损失20万元。”

量尺寸、做探伤、看焊缝,船检得出结论“活儿干得不错”,班长终于松了一口气,还对朱先波说:“以后别再打杂了,干焊工吧。”

1997年6月,大连市总工会和日本一家公司联合举办全市第一届“岩谷杯”焊工技能大赛,前3名奖励出国考察。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赛事准备,他坚持每天看书到深夜学习理论知识。

最终宣布成绩时,朱先波获全市3000余名参赛选手中的第6名。尽管没有进入前3名,他却有了意外收获:凭借出色表现被大连造船转正!

带领工作室成员攻克难题

转为正式工人后,朱先波钻研焊接技术、解决技术难题热情更加高涨,不仅在各级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还参与解决多项技术难题,获得辽宁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个荣誉。

大连造船历来就重视为技术能手发挥引领作用搭建平台。2015年,“朱先波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汇集设计院、培训中心、总装部、分段部、非船部等多部门能工巧匠24人,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推广、应用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钛合金焊后校形一直是造船行业的技术难题。在一次生产操作中,朱先波发现激光在热度集中、定位准确等方面大大优于传统的火焰校形。受此启发,工作室于2023年1月以“激光校形技术在钛合金等有色金属的应用研究”为题申请立项攻关,并得到大连造船4万元、大连造船工会协调大连市总工会10万元等各方面的支持。

经过无数次试验,团队最终将独立的激光校形机发展为集焊接、切割、校形“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易操作的机器,开辟了激光校形在钛合金以及高硬度和有色金属应用的先河。

成立至今,“朱先波劳模创新工作室”实现技术创新80多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00余项,为企业节约创效6000余万元。

培养大批优秀焊接工人

造船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朱先波和创新工作室成员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2020年9月,公司选派的首批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资格考试无人通过。考试回来后,朱先波立即组织参加考试的焊工座谈,了解考试细节并重现操作过程,认真分析失败原因,并制作分析资料向考试单位寻求指导。当年11月份,大连造船的考试通过率就上升为75%,而当时全国三个考点平均通过率为22%,立刻引起各方关注。

此外,他还以李国勇、王野、王玉坤3名全国技术能手为骨干组建“常态训练班”教练团队,选拔技术工人进行严格训练。2022年以来,共有28人次参加市级以上技能竞赛,11人次获各类大赛冠军,其中3名选手获国际嘉克杯技能大赛一等奖。

多年来,朱先波创办技能提升班、教练培训班、专项工程人才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组织“工人论坛”“专家讲坛”“劳模大讲堂”等活动,组织编制各类培训课件100余篇,授课超2.1万课时,培训15万人次,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优秀焊接工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