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一

【社评】“群众发现19万个隐患”给我们的启示

本报评论员 吴迪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17日 05版)

让群众监督成为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探照灯”作用,持续化解安全风险,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宁,最终受益的自然是全社会的所有百姓。

 

“去年举报查实的19万件,都是我们和有关部门平时不掌握的,可以说是群众帮助我们解决了19万个突出的问题隐患”——据4月12日澎湃新闻网报道,日前,应急管理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安全生产相关重点工作情况,有关负责人指出,发动群众举报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查实19万件群众举报的问题隐患,查实率达到54.6%。群众举报创造了“六个新高”:举报数量高、举报隐患高、举报事故高、举报非法违法行为高、举报奖励资金发放高、举报查实数量高。希望各地区各部门用好这个手段,让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发展。

正如网友跟帖所说,“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事故概率,这19万个隐患可能导致的后果也足以令人倍感沉重”。查实19万件有关部门未掌握的问题线索,体现了群众参与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显著效果,也让我们看到群众举报隐患对延伸监管触角起到的积极作用。

事实上,若非群众举报,某些安全隐患确实很难发现。比如,企业负责人为瞒报矿难事故而删除监控视频,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资质上岗作业,不法分子在居民区存储危险化学品、在农村偏僻果园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等等。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和隐患点多面广,鼓励群众担当安全风险探测“雷达”、举报问题隐患,对提升监管治理效能十分必要。

化解安全风险的最小成本是主动排查问题隐患,而发动群众监督则是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首先要给举报途径做加法、给举报难度做减法,让更多人知晓“举报有渠道”。2022年,应急管理部开发了“安全生产举报系统”,并开通微信举报小程序,当年收到群众举报21万余件,查实13万余件,去年该数据跃升至19万件,可见手机小程序等网络举报途径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要确保举报者安全。群众愿意主动举报安全隐患是希望解决问题,同时,不必担忧个人信息被泄露而遭打击报复,也是一个重要前提。为此,有关部门建立了举报接收转办和核查反馈、举报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实践中,当投诉举报线索能“件件有回应”,当举报人身份信息切实能被严格保护,才会调动起更多人大胆举报安全隐患的积极性。

此外,要发挥奖励的激励作用。在“人人讲安全”的大背景下,有关部门调查和落实举报线索、查实后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切实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作用,可以调动更多人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现实中,不少领域都在积极倡导群众参与监督和举报问题隐患,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食品安全领域,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鼓励企业内部知情人或社会群众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在查实后对举报人最高奖励100万元;交通领域,各地交管部门鼓励群众“随手拍”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并给予奖励等。

让群众共治模式更上一层楼,发动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综合治理,需要进一步发挥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群众关切的如何严格保护举报人信息等问题,需要各方给出更加明确有效的举措。同时,有关部门要在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不断深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完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推进安全科技手段融入日常治理,等等。

让群众监督成为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探照灯”作用,持续化解安全风险,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宁,最终受益的自然是全社会的所有百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