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分夺秒的危急时刻,长安航空“英雄机组”完成使命——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旭日8409,安全落地
4月22日13时,35岁的长安航空机长杨紫龙刚结束飞行任务,身着笔挺的深蓝色工作服,大步走在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海航长空航空基地办公大楼。
“Hero(英雄)”,迎面走来的同事朝他打招呼,杨紫龙微笑着挥手示意,用“你好”回应。然而,那声夸赞又带玩笑的“Hero”,将他的思绪再次拉回到2023年8月26日。
那天,广西梧州多云天气,有些闷热。9时50分,广播通知从广西梧州飞往海南三亚的长安航空9H8409航班开始登机。在驾驶舱,机长杨紫龙位于左侧驾驶位,副驾驶曹亮位于右侧,观察员黄威勉则在驾驶位后面坐定,3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飞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飞机开始在滑道上移动,由慢及快。突然,杨紫龙远远看到跑道中心线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而那时,飞机时速已经达到了250米/秒,来不及思考和行动,在飞机前轮即将离地的一瞬间,突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随后,嘟、嘟、嘟……警报声在驾驶舱紧急响起,左侧驾驶盘出现持续抖动,一瞬间,杨紫龙脑中一片空白。凭借无数次训练留下的肌肉记忆,他本能地全力操纵驾驶杆,拉起飞机继续起飞。几秒后回过神来,他感到后背发凉,在那千钧一发之际,跑道剩余长度已经不足,如果当时选择中断起飞,很可能因为飞机速度过快而冲出跑道,飞机上有183名人员,后果不堪设想。
塔台:“旭日8409……”
右座副驾驶:“稍等一下,旭日8409,刚才撞鸟了。”
……
塔台:“旭日8409,你现在的意图?”
右座副驾驶:“我先保持一边,给下安全高度。”
塔台:“旭日8409,可以保持一边上升到15报。”
左座机长:“交操纵,跟好指引。”
左座机长:“空速不一致,高度不一致。”
……
左座机长:“飞机有故障,我们返场着陆了,然后一会听指令。”
观察员:“V参考148,1525米,着陆距离没问题。”
左座机长:“着陆距离没问题,1525米,我用MAX,加反推的。”
塔台:“旭日8409,现在你们操纵有什么困难吗?”
左座机长:“我们现在是左侧抖杆,然后空速不可靠,高度空速不一致,高度不一致,仰角不一致,然后右侧的操纵是没有问题的,没有出现抖杆,然后,其他现在就交给右座落地了。”
塔台:“旭日8409,场务已经退出跑道了,地面风320/01米,跑道04,可以落地。”
……
右座副驾驶:“旭日8409,我……那个……落地了。”
11时00分20秒,飞机终于安全落地。
副驾驶曹亮长舒了一口气。直到这一刻,曹亮才察觉到,由于全力操纵飞机,他的胳膊已经力竭麻木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一只翼展1.3米的黑鸢撞上飞机机头左侧迎角传感器,造成迎角传感器碎片断裂成6部分,碎片顺着气流进入发动机,造成左侧发动机16个叶片损伤。这种极端险情在民航业内十分罕见,如果处置不得当、不及时,可能造成飞机失控,机毁人亡。
事实上,这次从特情发生到正确决策并控制飞机状态,他们仅用了12秒。
由于飞机左侧迎角传感器被撞断,驾驶舱左侧多个仪表数据出现错误,经综合评估,机长杨紫龙果断决定,将接下来的操纵交接给右座副驾驶曹亮,并不断鼓励他,后面他们才知道,由于飞机故障,右座副驾驶的驾驶杆液压压力增大到了原来的4倍。“这28分钟旅客也许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但每一秒,我们3人都在密切配合着,与死神搏斗。”杨紫龙说。
最终,9H8409飞行机组3人“教科书”式的处置荣获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通报嘉奖,被授予“西北民航8·26优秀机组”,杨紫龙荣获“西北民航优秀机长”称号,曹亮、黄威勉荣获“西北民航优秀飞行员”称号。
“在争分夺秒的危急时刻,9H8409飞行机组思路清晰,沟通交流极其准确、高效,能够快速作出正确决策和操作,这是长安航空长期以‘党小组带班组’为组织保障,以‘党员业务核心团队’为抓手,深入探索飞行体系党建工作与飞行安全深度融合成效的典型例证。”长安航空飞行部飞行机队队长赵虎说。
杨紫龙是长安航空“党员业务核心团队”成立后新机制下培养的第一批机长。他表示,“党员业务核心团队”围绕机队性能状态、飞行技术、特情处置等持续发力,在多次专项训练中明确了鸟击导致机体损伤、仪表指示故障、空停等典型风险的防控措施和处置原则,从多方面帮助飞行员提升识别及处置能力。
如今,9H8409飞行机组的故事被广泛宣传报道,大家称他们为“英雄机组”。但他们3人脑中却常回响起飞行教员曾说过的话:“将每一名旅客安全送到家,是每一个机组一生都要去完成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