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王璐璐带领团队在航空维修技术领域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守护飞机“小心脏”二十载

本报记者 刘旭
《工人日报》(2024年05月06日 03版)

APU,是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安装在飞机的尾部,主要负责提供电源和引气,一般每分钟的转速高达近5万转,在紧急关头能为飞机提供电源,号称飞机“小心脏”。因其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修理费用高,其深度修理能力也是航空维修的核心技术。

在南方航空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有这样一个人,扎根民航维修一线,先后从事过技术员、维修工程师、检验员等工作,担任过工段长、车间副主任、主任等职务,兢兢业业守护飞机“小心脏”20年,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从本土到国际化的自主创新之路。她就是南方航空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沈阳基地附件修理部副经理王璐璐。

与APU结缘

王璐璐大学学的是航空器动力工程专业,2000年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机务人。她凭着良好的英语基础,将工卡与原文手册中的工艺相结合对应,编写、整理、修改了大量工卡,掌握了越来越多机务维修技能。

2004年,沈阳维修基地决定上项APU深度修理。王璐璐成为APU项目负责人。“无技术支持、无经验借鉴、无模式参考,手里有的只是几本简单的手册。”王璐璐说。她与团队6名成员从零开始,200多个零件、近千个分解装配步骤、几十个关键测量点,从工卡编写到修理报告整理,从分解装配到试车排故,开启了漫长的破冰之旅。

终于,2006年,她们完成了首台MD82飞机APU自主维修。王璐璐至今难忘当天的场景。APU起动机带转……点火……加速……起动机脱开,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启动成功,显示滑油压力正常,EGT正常,主轴振动正常……”王璐璐报出一连串的监测结果,试车间内爆发出热烈掌声。

2008年实现A320飞机APU首修,获得中国民航局、美国联邦航空局维修资质。2015年取得国产ARJ21飞机APU维修资质,2018年维修能力扩展至B787飞机,取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维修资质……如今,王璐璐早已具备6种主流民用APU型号翻修资质,成功填补了中国民航维修领域空白。

核心是创新

在王璐璐看来,APU修理项目多年来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新。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家垄断,每一次突破都无比艰难,需经历无数个昼夜的奋战,以及无数次反复尝试、应用、验证、迭代。

为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部件本土维修能力,减少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王璐璐带领团队开发高价值部件维修能力,进行自主标定APU试车台的尝试,摆脱了国内民用动力装置试车台标定工作完全依靠国外原厂的现状;她建立了多型号涡轮修理能力,持续开展涡轮修理QC小组活动,解决了涡轮热启动刮磨问题,将涡轮修理时间缩短了32%,一次性成品率提高至96%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民航维修领域内,建立了首个基于国内航司实际运行数据、体现中国地区运营特点的构型可靠性模型,首次实现产品构型可靠性数据、在翼运行实时监测数据与车间修理数据的三方资源整合,提高智能化维修水平。

她带领团队共参研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两机专项专题指南论证工作,拥有专利1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搭建智能维修

随着逐步建立维修能力,南航实现了自主维修,同时面临着机队增长与维修产能不足的突出矛盾。

王璐璐通过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梳理车间各生产环节,引入节拍时间控制理念,减少工作中环节间的浪费,产能保持年均20%的增长幅度,APU修理年产能不断创造并刷新国内纪录。她带领团队累计修理APU超过2100台,创造产值超40亿元。

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可靠性方法,搭建了民航部件维修全过程质量控制数字化智能维修生产线,王璐璐及团队开发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3D工厂,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此外,王璐璐还带着团队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APU维修专家系统,利用车间10余年的维修经验和维修数据建立专家数据库。

王璐璐和团队始终立足岗位持续深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成果转化,用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今,南航APU维修业务已经走上“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凭借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市场口碑,南航APU项目已经成为亚洲民航飞机维修领域一张闪亮的名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