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徐小琴的“建筑哲学”

本报记者 张翀 本报通讯员 许名波 宿佩君
《工人日报》(2024年05月13日 05版)

赵春青 绘

“我们建的是房子,更是在为人们打造有温度的家。”坐在位于湖北武汉南湖壹号的商业街口,中建三局三公司中南公司建筑工程师徐小琴笑着说。华灯初上,她的身后是别致的建筑群和人来人往,风从南湖湖面掠过城市。这个小区是她在10年前第一次担任项目技术总工时建设的。

14年的职业生涯里,她先后考取了建筑、市政、机电三个专业的一级注册建造师,还担任武汉理工大学校外指导老师。

当然,所有的成长都是从菜鸟的慌乱开始的。

2009年,徐小琴从三峡大学毕业后,来到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项目部。她穿上工装,戴上安全帽,成了工地上的一名“学徒工”。

工地的进阶路好比习武,得从最基础的“扎马步”开始,她的“入职第一课”便是跟着测量师傅学习定位放线。等测量入了门,她又跟着新师傅学起了规范标准、概算预算、工程技术……慢慢地,她发现,工地上的学问确实很多,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

两年后,徐小琴成了工地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女汉子”。当时,她负责项目周转材料的使用计划,为了减少物资浪费,她总会随身带一个笔记本,记录下不同工序、不同设计标准的数据,并发明了一套周转材料快速计算方法,建成了常见周转材料使用的参考指标数据库。这套精益建造的工具在公司一直沿用至今。

中建光谷之星项目是徐小琴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挑战。

中国建筑科技馆是国内首家以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外形如同一粒“金种子”,由3800片形状各异的铝板和3800根杆件组成,且全部都是定制加工件。由于3800片铝板出自不同的炉号,因此颜色会稍有差异,徐小琴和团队前后跑了5次厂家,结合对阳光、季节、形态、位置的分析,让每一块铝板的安装都恰到好处。在拼装时,她把每4块铝板拼成一个单元组,再将1000多个单元组在空中合拢,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误差。建成后的“金种子”已成为武汉的热门打卡地。

今年3月,由徐小琴领衔研制的一种用于医院的机电设备电气管线固定结构获得发明专利。这是她和团队在鄂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明的,不仅有助于管网布设,还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绑好每一根钢筋,浇筑好每一方混凝土,建筑自然会长高。生活也是如此,积累一点一滴的经验,人生自然就会丰盈。”这便是徐小琴的“建筑哲学”。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