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一

老字号助力土特产“好货出深山”

新华社记者 胡旭 袁波
《工人日报》(2024年05月14日 06版)

走进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3月份种下的第一茬高粱苗已经长到1米来高,目之所及尽是绿油油的一片。再过3个月,它们结出的红高粱将被送往附近的五粮液酒厂,用于酿造高品质白酒。

酿酒行业因粮而生、与农同兴。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白酒产业大省,经历漫长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五粮液”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中华老字号”白酒品牌。得益于对老字号品质的坚守和追求,不仅传统的种植和酿造技术继续发扬,新的科技和理念也在推广。

“在与品牌企业的合作中,园区选育了新品种,采用了新技术,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大幅提升。”负责建设上述专用粮园区的宜宾南溪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介绍,园区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建设以粮为主的现代农业体系。

坚持田间是“第一车间”,五粮液现已建成标准化酿酒专用粮基地超132万亩,并将智慧农业贯穿“种、收、储、运、交”全过程,实现了原粮100%可预检、可追溯、可管控。截至2023年,基地实现产值约22.7亿元,带动约17.2万种植户增收。

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四川十分重视“川字号”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四川的125个“中华老字号”和“四川老字号”品牌横跨一二三产业,在推动传承和创新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和内生动力。

在老字号的加持下,张飞牛肉从一家地方的牛羊肉加工厂,快速成长为年轻人喜爱的“国潮”品牌。“今年前4个月,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29.1%。”四川张飞牛肉公司总经理杨贵说,张飞牛肉积极调整产品线,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正加快从川渝特色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在鹃城牌郫县豆瓣生产基地,既可以看到数千口传统晒缸整齐排布、自然发酵,也可以看到数字化生产车间透明作业、高效运转。传统技术叠加工艺创新,成就了“川菜之魂”的独特风味,也让蚕豆和辣椒等农产品创造出更大价值。该品牌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10亿元。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赤水河左岸的郎酒庄园,则以其独特的白酒文化探秘体验,自2019年以来吸引了海内外近60万人次到访,不仅探索出酒类行业消费新体验、新场景,也体现出老字号企业不断在品质、品牌和品位上做加法的积极成果,有效促进“农、工、文、旅”融合发展。

在老字号品牌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下,川酒、川茶、川果、川药、川粮油等“川字号”特色农产品美誉度、好感度不断提升,销路越来越广、“身价”越来越高,一些品牌还远销海外,在国际舞台上打响名号。

《四川品牌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四川全省农业品牌价值达1960亿元。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的“川字号”农业品牌正带领四川农产品实现“好货出深山”,带动四川农业农村加速迈向现代化,助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