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一

“连点成线”聚力 “线下云端”并发

【推进“产改”进行时】大庆油田“产改”全面布局激发职工活力

本报记者 张世光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1日 01版)

不久前,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的刘丽工作室得知一个好消息:工作室2023年底研制完成的“新型注水井在线取压器”获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一线生产创新基金的优秀项目。工作室由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刘丽牵头,仅2023年就开展各类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171次,取得技术创新成果134项,获得国家专利21项,攻克各级生产难题60项。

近年来,大庆油田越来越多基层点位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不断成长。通过“连点成线”聚力,“线下云端”并发的方式,大庆油田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充分打开“产改”局面、提升“产改”格局,激发每一位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在推进“产改”进程中,大庆油田注重把一个个“工作室”打造成距离产业工人最近的成长“点”位,建成公司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6个。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由点成面、聚线成网,按照业务相通、目标相近的原则,本单位、跨单位、跨企业、跨行业自愿结盟,形成1个工作室牵头、N个工作室参与的“1+N”联盟18个。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革新创效等活动,近年来取得各项技术成果1308项,推广应用214个。

在夯实基层点位基础上,大庆油田设计了“制度”“培养”“激励”三条保障线,进一步激发基层点位活力。通过出台《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技能专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两级技能专家“积分制”评分标准》,建立健全“聘任、考核、续聘、淘汰”人才成长动态体系,并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最新一次的动态调整中,大庆油田新聘首席技师39人、特级技师218人,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规模持续壮大。

1994年出生的杨坤泽是大庆油田采油四厂的一名集输工,在2023年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石油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集输工竞赛中摘得个人、团队“双金牌”。杨坤泽是在“培养线”上成长起来的,获得优异成绩的他也根据“激励线”的规定,从高级工“连跳两级”,破格提升为集输高级技师,工资待遇、个人荣誉实现了“双提升”。

为了把更多“点位”的引领作用和“三线”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在推动“产改”工作深入开展过程中,大庆油田工会始终抓住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开展了面向全体职工的岗位“云”讲述活动。通过全员参与、全员讲述的“云”活动,让油田每一个“点”参与其中,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三线”带来的红利。

2021年以来,大庆油田工会开展面向全体职工的岗位“云”讲述活动,职工把讲解自己本岗位的短视频上传“云”端,通过“APP搜一搜、朋友圈晒一晒、同工种比一比、同事间赞一赞”的方式,进一步在油田产业工人队伍中夯实“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思想基础。截至目前,讲述活动开展了3季,累计55万人次参与。

“通过这些制度保障和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在油田全体职工中夯实‘岗位责任’,弘扬‘严实作风’,为锻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油田产业工人队伍奠定坚实基础。”大庆油田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