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一

消费者感叹“价太低”,企业发愁“吃不饱”

大家电回收面临“两难”困局

业内人士建议,完善回收网点建设,推动正规回收企业深入社区开展服务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4日 04版)

本报北京6月3日电 (记者陈丹丹 刘兵)“3年前8000多元买的液晶电视,在电商平台的回收价只有35元,太低了。”今天,河南郑州市民崔女士向《工人日报》记者反映。在线下回收市场,这一问题同样存在。记者在北京市昌平区立汤路某旧货回收市场走访发现,对于大家电回收,多个商家的报价在100元以下,同时要求消费者个人承担家电回收搬运费用。

正值电商平台年中促销季,崔女士原本打算为家中长辈购置一台新电视,得知某平台“以旧换新”活动的回收价格后表示非常不解:“参加‘以旧换新’活动,总共优惠了600多元,但75英寸的名牌电视用了不到3年,却只抵扣了35元。”

崔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在开展“以旧换新”活动的某知名电商平台上,电视、冰箱等大家电回收基本“一口价”:电视机无论品牌、功能、尺寸、是否液晶、使用年限长短等,回收价均为35元,冰箱回收一律60元……

在消费者感叹“价太低”的同时,部分正规回收企业却陷入“吃不饱”困境。开展资源回收业务的北京某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该公司在北京某地区大家电全年回收数量为1625件。“拆解业务需要大量废旧家电,而大家电常常收不到,难以满足公司的产能需求。”该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成本较高,他们没有建立自己的回收网络,只能依赖其他渠道回收。但一些个体商贩、旧电器维修店可能会将收来的旧家电维修之后当二手货卖掉或者私自拆解。

“大件家电的回收模式复杂、难度大,回收处理链条长,回收渠道和人员较为复杂。”北京爱分类环境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徐小婷说,当前,大家电回收处理的两端(源头生产和末端拆解处理环节)相对成熟,但中段回收环节存在运行不畅的问题。如回收成本高昂,作业车辆市区通行受限等。

结合家电回收企业实践,徐小婷表示,期待相关部门完善回收网点建设,推动正规回收企业深入社区开展服务,让消费者因得到实惠而选择正规回收途径。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建议,流通渠道商具有贴近消费者的优势,应鼓励家电销售商积极参与回收,同时为回收场地建设等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加大对非法拆解等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消费者选择正规回收渠道。

针对回收价格低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可以在政府部门、回收企业、平台之间打通数据,定期发布估值参考价信息,形成废旧家电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合理的估价区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