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一

【班组现场】让大桥“开口说话”

邱高军 安慧翔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4日 08版)

“每年汛期,只要柳江铁桥上游一涨水,我的心就得跟着提起来。”从业40余年的铁路桥梁高级技师邓强担忧地看着眼前屹立在泥黄色江水中的柳江铁桥。而他身旁25岁的刘新祺,脸上却表现出几分庆幸:“看着柳江铁桥下的水情,今天会有收获。”

5月13日早晨7点半,在邓强的带领下,一队穿着显眼橘黄铁路作业服的桥梁“守护者”缓缓朝着柳江铁桥10号桥墩走去。“这座桥墩上有画好的水位标尺,每年下大雨,我们都要安排专人瞭望水位标尺,时刻掌握水位变化。”邓强向身后小心翼翼捧着柳江铁桥智能水位监控预警装置的刘新祺介绍道。

2021年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的刘新祺虽然刚入职就进入柳江铁桥旁的车间工作,却因为种种机缘,一直没有太多机会能像今天一样和柳江铁桥这么“亲密接触”。

“我记得两年前,有一次防洪巡检走过铁桥时,听老师傅念叨说每次大雨总要靠人时时刻刻监控水位变化,那时候我就突发奇想,要是有什么办法能让大桥自己说话就好了。”刘新祺边走边说着他研发这套装置的起源。

不一会,众人走到了那座印有水位标尺的桥墩上方,翻开检查井盖板。通过狭窄的检查井,刘新祺和邓强在狭小的墩顶空间里佝偻着身子将预先制作好的脚手架牢牢地绑在作业通道底部支架上。

“我坐稳了,可以下降,”刘新祺再三确认脚手架和身上安全装置的牢固。在邓强和工友们的紧密配合下,脚手架载着刘新祺开始沿着垂直的桥墩缓缓地下降,直到临近江面。刘新祺将水位预警感应器没入水平面,不一会,桥上的预警面板上“水位预警”四个字连着预警提示音一同出现。

“江水碰到水位感应器就示警的话,会不会有很多错报啊?”回到桥面的第一时间,邓强就向刘新祺问道。

“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洪水一般是由泥沙混杂着江水构成,电阻大,所以感应器对水的电阻有相关设置,平时干净的江水即便时不时触到水位预警感应器,也不会导致频繁示警。”刘新祺拍了拍邓强的肩膀说道。

“尽管还有像感应器连同整个预警装置的外观、感应器电阻值设定等项目需要改进完善,但今天,我们成功地听到了大桥第一次‘开口说话’。”刘新祺兴奋地说。

刘新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团队会让更多桥梁“开口说话”。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