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班组】与0.5毫米较劲的班组
本报记者 张翀 本报通讯员 贺勇 龚靖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4日 08版)
“加0.5毫米,减0.3毫米,加0.2毫米……”0时30分,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麻城工务段麻城北客专线路车间麻城北维修工区班长李山手握横式数显测距尺,对合武铁路上行710公里至711公里线路进行“一枕一量”。
李山所在工区有职工28人,平均年龄35岁,担负合武铁路158.81公里正线和25组道岔的维修养护工作,先后获得全国铁路“火车头奖杯”“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2024年,这个工区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这个工区突出 “战斗单元”作用,采取“集中修、机械修、专业修”+“方案修、精准修、区域修”的作业模式,将两根钢轨间的距离控制在1435毫米加减0.5毫米范围以内。
“这里的轨距1毫米,需要调整。”工长李小龙正指挥青工董腾更换轨距块。董腾蹲在钢轨旁来回调整轨距块,并用锤子固定位置。更换轨距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为了控制在“0.5毫米”以内,他有时需要反复调整三四个轨距块。
去年入路的青工陶政宇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麻利地复紧扣件。在1000米的高铁线路上,松扣件的、精调轨距的、复紧扣件的,展开了一场你追我赶、不相上下的劳动竞赛。
“这把横式数显测距尺是我们创新攻关的成果,解决了夜间看不清刻度的难题。”李山说。这个工区成立朝阳QC小组,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联合攻关活动,让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各项能力得到展示。合武铁路开通15年来,这个工区开展创新攻关25项。其中,QC成果“高铁钢轨弯曲测量装置-棘轮弦线”申请国家专利。
凌晨4时许,20名职工激战4个小时,完成线路精调1000米,更换轨距块300多个,轨距全部控制在1435毫米加减0.5毫米以内。他们回到工区时,已是晨曦微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