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一

重庆市总工会为电力行业产业工人铺设“求学圆梦”新路径

【推进“产改”进行时】当产教融合联盟组建一年后……

本报记者 黄仕强 本报通讯员 王燕 周正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5日 03版)

“一年来,已有来自各电力企业的176名学员顺利取得本科文凭;开展高级电工等级认定110人次,电气试验工种取证培训及考试420人次……”日前,重庆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公布了联盟成立以来的“成绩单”。

2023年,重庆市总工会聚焦产业工人学历能力提升工作中存在的继续教育通道不畅、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工学矛盾难以解决和技能培训不够系统等痛点难点问题,在市电力行业开展“求学圆梦行动”产业工人学历能力提升试点工作,提出产学研融会贯通、以联盟形式推进“求学圆梦”行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同年5月,全国首个由工会牵头的产教联盟——重庆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组建。该联盟以畅通产业工人学历能力提升“三条通道”、加强产业工人技术交流“三项机制”、建设行业数智化共享“四大平台”为主要任务,在打造贯穿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的人才发展生态系统同时,也为产业工人铺设了“求学圆梦”的新路径。

产业工人学历与技能“齐飞”

“入职之初,我因仅有专科学历而心怀忐忑,然而正是‘求学圆梦’行动这股‘东风’,让我重获自信。”日前,国网永川供电公司供电所所长助理吕祖钧谈及自己的成长历程时感慨道,这一行动不仅帮助他圆了“本科梦”,更为他提档升“技”提供了强大助力。

“现在,我每月收入增加几百元,更重要的是为我打开了更加广阔的职业视野。”吕祖钧表示,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后,他还多次获得了到其他电力企业锻炼、培训的机会。

吕祖钧的经历是重庆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着力畅通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评价、学历升级通道“三条通道”的缩影。

重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余季平表示,为助力产业工人学历与技能“齐飞”,一方面联盟整合共享各电力企业培训中心相关资源,探索实践“专题化、菜单化、常态化、共享化、上门化”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另一方面,以“技能培训+学历提升”互联互认、“线上学习+线下培训”同向融合、“高校组训+企业内训”联合培养为主要方式,组织和帮助电力行业产业工人通过“求学圆梦”,实现学历提升。同时,联盟还针对全市电力行业所需技能人才大力探索“逢晋必考、逢考必训”的“训考晋一体”评价认证,全力打通电力行业产业工人职业技能评价通道。

借“他山之石”补己之短

2023年以来,重庆市电力行业一个显著的趋势正在兴起:比武竞赛、创新实践、技术交流不仅是产业工人展示实力的舞台,更成为一线职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

为了充分释放产业工人的创造力和活力,一年来,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聚焦加强技术技能交流,着力完善创新实践、技术交流、比武竞赛“三项机制”,为电力行业内的产业工人、劳模工匠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可以在技能技术上相互学习、互通有无,从而达到“取‘他山之石’补己之短”的目的。

重庆市能源工会主席刘中国介绍,过去一年,联盟以创建全国引领性竞赛为牵引,高标准举办全市风电运维、第七届“供电服务之星”、脱硫脱硝等劳动和技能竞赛,累计吸引电力行业63家单位4.3万余人次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该联盟还坚持将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导向,积极引导产业工人进行岗位创新,并组织劳模和工匠人才投身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2023年,重庆各电力企业共获得了505项专利,开展了1269项创新攻关,成功实现了348项创新成果的转化。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充分利用联盟上下联通、左右互通的“枢纽”优势,建成川渝新型电力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让川渝两地电力行业之间有了“沟通桥”。

打造“云端”学习“生态圈”

2023年冬季,重庆某火电厂在迎峰度冬期间多次出现功率大幅振荡现象,对电网安全稳定和电厂安全生产造成影响。该火电厂的技术人员利用联盟搭建的“五小”成果交流平台与国网重庆电科院及多位电力专家取得联系。

经过多方交流沟通,该电厂技术人员提出“仿真分析+现场验证”的解决思路,并与多名电力行业专家共同研发了调速系统阻尼增强控制算法,相关成果还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年来,重庆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搭建了在线课程学习、“五小”成果交流、实习就业双选以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示“四大平台”。目前,联盟已开展职工“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13场次、覆盖职工近3000名;建成免费开放的标准化课程39门、微课3530节。

国网重庆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部副主任张宏艳表示,2023年,培训中心加速推进培训数字化转型,打造“渝电智培”平台,并融入联盟的线上学习平台,让一线产业工人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找到个性化学习路径。

刘中国表示,下一步,联盟将把成员院校电力专业学生信息与企业人才需求全面纳入线上平台,实现校企信息无缝对接。同时,在劳模工匠“三进”活动基础上,积极整理上传劳模工匠的音视频资料,以生动形式展示其风采,更有效地引导、激励产业工人和院校学生走“技能成才”之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