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一

本报记者直击北京高考首日——

雨中赶考,逐梦青春

本报记者 李逸萌 周子元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8日 02版)

早上7点10分,北京,细雨微风中,一群身着红色T恤,左胸前印着“金榜题名”,右肩上印着白色对号的老师们在人群中格外亮眼。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高三年级数学老师陈辉和其他送考老师们早早等候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东校区)考点门外。送过6届考生的陈辉身旁簇拥着一群学生,大家有说有笑。

6月7日,2024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今天,本报记者探访北京高考考点,见证考生们以青春之名奔赴未来。

雨中“用心”送考

18岁的祁妙手中拿着一本诗文背诵手册,青涩的面庞上带着浅浅的微笑。她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太大的压力,希望能正常发挥考出好成绩。”

“今年高考恰逢端午,我们教室的门头也挂上了粽子,取个好兆头,‘高粽高中’嘛!”陈辉说,高考不是终点,是另一个起点,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考试中披荆斩棘、持续进步。

考场外,幼师廖敏用手机记录下儿子走入考场的场景,望着孩子迈入考场的背影,她久久不愿离去,眼眶中噙着泪。

“不好意思,我有些激动。”廖敏告诉记者,这激动并非是压力,而是看着孩子一步步成长的欣慰,“我们告诉他,人生的大考不仅这一次,一切顺其自然,只要正常发挥,有一份坚韧勇敢自信的心气,我们相信他会茁壮成长,我们会一直在他身边为他鼓劲儿加油。”

今年高考北京共设18个考区、105个考点、2066个考场、315个备用考场。与去年相比新增5个高考考点。

“暖心伴考”十周年

踏入考场前,考生杨睿杰在志愿服务点选择了一个带有数学家高斯卡通人物的徽章,徽章上写着“数学考满分,我说的”。“这个我喜欢!”擅长数学和物理的杨睿杰告诉记者,自己心仪北京理工大学,希望得偿所愿。

身穿统一蓝色马甲,首都职工志愿朝阳区太阳宫地区服务大队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考点外提供休憩歇脚、寄存咨询、便利应急等伴考服务,今年还增加“志愿”祝福盲盒,增设了“迎考红旗”“起航登记牌”“幸运时刻打卡门”等物件。

“‘考的全会’‘一举夺魁’‘全力以赴’……100个不同样式的徽章诉说着高考祝福,也取个好彩头。”早上6点30分,朝阳区太阳宫地区总工会服务站副站长李楠就和同事一起在学校外支起了遮雨棚。

今年是北京市总工会“暖心伴考”志愿服务十周年,首次发布的“伴考地图”服务方便考生和家长在线上详细了解每个服务点的位置情况。“今天大概有20余名志愿者,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都在伴考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服务。”太阳宫地区工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杨帆说。

十年伴考,李楠和同事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今天,我们准备了百余份雨衣、雨伞。这些年来,我们更加关注考生和家长的心理需求,准备了手工千纸鹤、编织勾花、拍照墙等,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为学生和家长缓解压力。”李楠说。

“一路绿灯”保驾护航

上午8点15分,考生王江涵走向考场。家长解女士告诉记者,因为今天下雨,他们比计划更早出发,“今天早上路况也挺好的,到达考点还有交警指挥帮助停车”。

雨渐大,朝阳交通支队东外大队铁骑民警肖璠身上的道道雨痕变得明显起来。早上6点30分,这位95后姑娘就来到考点疏导现场交通。今年3月1日,朝阳交通支队选拔的5名女子铁骑民警正式在东外交通大队上岗,这也是北京首支女铁骑队伍。今年是她们第一次执勤高考考场。

执勤期间,肖璠的脸上始终带着笑意,“希望能尽己所能缓解考生和考生家长的紧张情绪”。据了解,高考期间,朝阳交通支队对全区11所考点学校周边进行逐一摸排,共计在考点校园门前道路新增设置临时停车泊位680个。

“小郭同学,我已到达你家楼下,今天预报有雨,你可适当提前时间……”预订早上7点出发,但6点19分首都的士雷锋车队队长赵凤文就到达考生家楼下。

早上5点40分,赵凤文驱车前往顺义板桥接上考生奔赴昌平二中考点。这一趟50多公里的车程,58岁的他开得平稳且快速。“我参加爱心送考9年了,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情结。”赵凤文告诉记者,今年是首都的士雷锋车队免费“爱心送考”的第17个年头,大约有400多名出租车驾驶员参与。

“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之一是以“打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青春,该以何种方式打开?” 近7万名北京考生将做出自己的回答。

(本报北京6月7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