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一

24家行业领军企业、34个数据中心项目落户乌兰察布,集聚效应显著

一个被大数据改变的城市

本报记者 李玉波 本报通讯员 赛娜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1日 06版)

“我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挣到不错的工资,家乡正在被大数据改变,自己感觉到很骄傲。”今年29岁的赵伟说。

他的家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获评“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东数西算’标杆”“算力高质量发展先锋”等行业奖项。

据了解,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内蒙古枢纽节点城市之一,近年来,乌兰察布抢抓“东数西算”新机遇,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抓手,以做优“草原云谷”新名片为目标,持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推进“云谷乌兰察布”建设。

如今,乌兰察布市已有24家行业领军企业、34个数据中心项目落户,其中智算中心22个,总投资1167亿元。

走进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内蒙古亚信创业发展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数据中心的整体情况,指示灯飞速闪烁,大量的信息数据在这里汇聚、分流。

“数据中心的选址要求极为严格,气候、交通、能源等都有相应指标,而乌兰察布恰恰能满足这些要求。”该公司项目负责人骆西永说。

乌兰察布何以频频受到大数据企业青睐?

据了解,乌兰察布市具有明显的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4.3℃,数据中心可利用自然冷却时长达10个月,同等技术条件下可节约能耗20%~30%,机房运维可节约降温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乌兰察布市地处京津冀、环渤海、呼包银榆三大经济圈结合处,境内6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90多分钟高铁即可进京;作为全国唯一的中欧班列非省会枢纽节点城市、首批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乌兰察布市联通五湖四海,中欧、中亚、中蒙、中老等多条国际班列在此集结出发。

此外,乌兰察布市还具备能源优势和地质优势。乌兰察布风光富集、绿电充沛,年有效风时达7300~8100小时,全年日照时长超3200小时。同时,建有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能为大数据企业提供稳定的电力来源,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乌兰察布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自然灾害少,是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区域。

据了解,早在2013年,乌兰察布市便紧扣数字内蒙古建设脉搏,铆足劲在“数字”上做文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数字产业渐具规模。

目前,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产业算力规模持续扩大,算力结构不断演化。截至目前,签约机架规模超105万架,算力达16409P,智能算力占比74%。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问界汽车、盘古大模型、上汽集团、大疆无人机、复旦大学等企业、院校也先后将智慧模型、智能驾驶、仿真模拟等模型训练部署在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大数据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支撑。

“从前期考察到签约再到项目落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乌兰察布市良好的营商环境,项目的落地建设为双方更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中金数据集团副总裁仇倩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仇倩说,中金数据将借助乌兰察布市的自然禀赋,以数据为纽带,打造成本最优、时延可控、安全可信、灵活高弹、扩展性强的云数协同信息基础设施园区,为政务、医疗、保险、游戏、影视渲染等算力需求集中的行业提供安全算力供应。

至此,一个个像中金数据这样的“超级大脑”快速崛起,正全力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绿色的算力网络,将算力打造成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体系,持续筑牢乌兰察布市的数字基座。

在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上,乌兰察布市“软硬兼具”,积极发展大数据装备制造、大数据应用等上下游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数字产业由链式发展向聚链成群加快转变。

另外,乌兰察布市持续加强人才培育和开发实训,推动杭州安恒信息、北京中航信柏润与乌兰察布职业学院联合成立二级学院,分别落地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和润创智维实训基地,已培训网络安全、大数据运维等领域人才500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