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一

服务讲时效 功能多样化 手机可定位

广东汕尾186家工会驿站组成“爱心矩阵”

本报记者 赵思远 叶小钟 本报通讯员 高少珊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2日 01版)

“工作间隙可以来驿站接水,自带的饭菜能在驿站加热,感觉送餐心里更有底了。”自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南湖社区的工会驿站建起来后,在附近送餐的美团骑手吴维泽和工友们便有了可以遮风挡雨、休息歇脚的好去处。

小驿站有大用处,每天不同时段,南湖社区的工会驿站里都会迎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和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这是汕尾市总工会集中力量开展工会驿站建设,以需求为导向解决户外劳动者“急难愁盼”的一个场景。近年来,汕尾各级工会以自建、共建、联建等形式建设工会驿站186家,组建起了服务讲时效、功能多样化、手机可定位的“爱心矩阵”。

以市委的“基层基础建设年”和市总的“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为契机,汕尾升级了一批基层党群服务中心,使它们具备了“工”属性。南湖社区工会驿站依托的党群服务中心,便是“党建带工建”的示范点,这里既能开展党建工作,又能同时服务辖区群众和一线职工。“我和工友还能参加这里举办的元宵猜灯谜和交通安全知识问答等活动,丰富了我们骑手的业余生活。”吴维泽说。

在项目工地建设驿站,如何做到服务职工规模不同,服务时效相同?汕尾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在住宿300人以上的项目工地建设“工友村”,不足300人的建设驿站,打造“五分钟服务圈”。汕尾市总与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代建项目事务中心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重点项目工地开展“工友村”“劳动者驿站”建设工作的通知》,打造了一批服务大规模职工群体的“工友村”典型样本。

由汕尾市总、中建科工等单位联合建设的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项目“工友村”,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居住着1500名产业工人。“工友村”配套了党群活动室、职工大讲堂、职工书屋、心灵驿站、医疗室、理发室、工友食堂、工友超市、洗衣房、开水房、充电室等,集学习园地、文化阵地、居住空间、服务基地于一身。“这里环境好、设施齐全,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有啥问题都能快速解决。”该项目安全员罗键表示。

打开手机微信“善美村居”公众号,点开“热点服务”板块进入“工会爱心驿站”,查到目的地点击“导航”键,货拉拉司机柯伟欣立即出发前往科安充电站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充电和休息。这是汕尾市总发展工会“互联网+”,科技赋能“建家建站”的真实写照。在汕尾,职工群众只需打开手机,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及拥有100多万用户的本地政数平台“善美村居”微信公众号,便可快速找到身边最近的“家”。

在大力推进工会驿站“上图”的同时,汕尾市总积极整合资源、拓展服务渠道,聚焦基层治理,推动工会资源资讯入驻“i汕尾·爱生活”本地化平台,广泛宣传工会政策法规,及时发布工会活动信息;聚焦消费帮扶,推动本地企业农特产品入驻广东省总工会“粤工惠购”平台,为乡村振兴贡献“工”力量。

“以前扫完路上的垃圾,都是在大树下休息,现在有了工会驿站就像有了家,工作条件感觉都变好了”“给汽车充电再也不愁休息和找厕所了”……汕尾还通过动员窗口单位建驿站、在全市重点商业街道建驿站、打造“司机之家”等方式,做到了因地制宜和因需制宜,受到广大户外劳动者好评。

汕尾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总将加强对工会驿站的日常考评和监督管理,拓展工会驿站服务内容,打造高质量工会驿站。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