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一

本赛季全国八强赛激战正酣——

大学生篮球联赛能否成为职业篮球“人才库”?

本报记者 莫荞菲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2日 08版)

近日,第26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CUBAL)男子八强赛进行了首回合较量。中国矿业大学队、北京体育大学队、北京大学队和清华大学队分别战胜各自对手厦门大学队、华侨大学队、太原理工大学队和上海交通大学队,在两回合较量中占得先机。

根据赛程,6月14日至16日,男子八强赛第二回合的比赛将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厦门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的主场上演,八支球队将为晋级全国四强展开最后的争夺。

在本届联赛八强名单中,可以看到不少熟悉的身影。北京体育大学队、北京大学队、清华大学队和上海交通大学队在上届联赛就曾跻身全国八强。今年,4支队伍凭借强大且稳定的实力再次稳坐八强席位,向四强名额发起冲击。其中,清华大学队既是去年的联赛亚军,还曾在2020年至2022年的联赛中收获三连冠;而北京大学队则在2014年和2017年至2019年四次摘得联赛桂冠。

此外,去年失利的传统强队也卷土重来。CUBAL史上的“九冠王”华侨大学男篮时隔4年再次打进全国八强,太原理工大学队则是历史上第23次挺进全国八强。中国多支高校篮球队在人才培养、篮球文化传承和竞技水平提升上正延续着良好态势。

2023年,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遭遇世界杯惨败、第二次无缘奥运会、亚运会无缘争冠等连续打击之后,大众对中国男篮青训体系和后备人才储备机制再次提出质疑。

长期以来,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依靠CBA联赛俱乐部开展,但是俱乐部青训功利化、过分注重比赛成绩而忽略基本功培养等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当下,多家俱乐部建设青训梯队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正面临造血能力持续衰退的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从根本上优化青训体系和培养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通道迫在眉睫。

实际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篮球运动蓬勃发展的黄金期。青少年家长乐于让孩子学习篮球,许多好苗子开始在中国初中和高中篮球联赛上崭露头角。近几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上座率提高,参加联赛的大学生球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已经有不少大学生球员在CBA联赛中站稳脚跟。

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便是曾令旭。曾令旭曾代表清华大学男子篮球队参加多届CUBA联赛,毕业后他随佛山、山西、新疆等球队征战了11个赛季,并入选杜锋执教的中国男篮队。现效力于福建浔兴的邹阳,曾在2022年随清华大学队获得CUBAL三连冠,并荣膺第24届CUBAL总决赛MVP。此外,CBA球队山西汾酒的张宁和北京紫禁勇士的陈国豪等球员,均为从CUBAL走出来的新秀。

据了解,今年CBA选秀大会将于7月24日举行。目前,手握状元签的山东高速已有中意的人选,在本届CUBAL32强赛中获得“最佳球员”称号、来自宁波大学的王凡懿即是选秀状元呼声最高者。

曾令旭表示,今后大学会涌现出更多人才,他们在CBA联赛甚至国家队占比大幅提升的趋势不可逆转。未来,与各大高校展开深入合作或许能够成为中国男篮开展青训工作的可选路径之一,中国高校篮球队在发掘与培养潜力球员方面也可以承担更多责任,让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成为孕育职业球员的摇篮。在高校篮球队中表现出众的年轻球员,也应当拥有更畅通的渠道进入CBA球队接受联赛历练,及时为中国职业篮球注入新鲜血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