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一

【声音】人是由人来滋养的

刘颖余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9日 08版)

每到奥运年,似乎总会有体育电影来凑趣、蹭热点。最近较热的是迪士尼公司出品的传记电影《泳者之心》(Young woman and the sea),不过它采取的是精选影院发行模式,只在全国17个城市的3000家影院上映,观众想看也没那么容易。

这是故作低调,还是营销策略,不得而知,但作为为数不多的体育人物传记类电影,《泳者之心》上映后,还是得到了观众的大量好评。

故事很久远,主人公特鲁迪·埃德尔,于国人也很陌生,虽然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横跨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出生于1906年的埃德尔是个游泳天才,12岁就打破8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游泳纪录创造者。1924年巴黎奥运会,埃德尔拿到1金2铜,但依然对自己不太满意。赛后途径法国瑟堡,第一次见到严寒灰冷的英吉利海峡,她脑中闪过一念:“我要成为第一个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女人。”

当多年后,两耳失聪的埃德尔在新泽西养老院接受记者采访,回答“你为什么要横渡英吉利”时,她云淡风轻地来了一句:“总需要一个人证明,女性也能做到。”

而在当时,这样的想法和举动显然是疯狂而出格的。连埃德尔的教练沃尔夫也认为,“女性没有足够的毅力去挑战英吉利海峡”。这位魁梧的苏格兰老男人,曾经22次横跨英吉利海峡,均告失败。

1925年8月18日,埃德尔的第一次尝试也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埃德尔出发9个小时后,那位坚信她不会成功的教练,以安全为由,命人把她从水里硬生生“救”了上来。当时的报纸评论一针见血:“这个从未成功的男人,恐惧埃德尔的成功。”

埃德尔上岸后果断更换了教练。1926年8月6日早上,埃德尔再次从法国启程,开始了第二次挑战。出发前,她浑身涂满了厚厚的羊羔油(以在冰冷的海水中保持体温),穿着和姐姐一起自制的短款泳衣(那个年代,女性被勒令穿羊毛泳裙,着长袜),头戴护目镜和红色泳帽在晨雾缭绕中,跃入大海。途中,由于不能与任何人触碰,她只能靠从船上扔过来的炸鸡维持能量。除此之外,她还需要提防无数的水母、鲨鱼以及一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水雷……

埃德尔得到了来自民众的支持。在逐渐靠近海岸时,英国人用木材点起篝火,为她充当指路的灯塔。抵达英国多佛时,她伤痕累累,舌头因海水浸泡而肿胀到几乎说不出话来,但她拒绝搀扶。14小时31分钟,埃德尔成为横渡英吉利海峡第六人,比男子纪录还快了将近两个小时。

埃德尔完成壮举后,名声大振,“光彩夺目的仙女”“乘风破浪的女王”,媒体如此盛赞。一家报纸的头条结语更是掷地有声:“当埃德尔钻出水面时,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埃德尔退出泳坛后,生活低调,中年时彻底失聪,这让她找到了新的事业——教听力不佳的孩子学游泳。她获得无数人的爱戴,却终身未婚,孤独终老。2003年,埃德尔平静去世,享年98岁。

当今天谈论这个古老的故事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埃德尔无疑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坚韧不拔、无与伦比的勇敢和意志、战胜逆境和困难的决心,成就了自己永不磨灭的壮举,但她的传奇同样离不开他人的托举,母亲、姐姐、后来更换的女教练乃至那些在岸上为她点亮篝火、加油打气的人,共同推动、呵护着埃德尔向自己心中的目标迈进。

当埃德尔完成壮举后,她激励和鼓舞了更多的女孩子——就像电影展现的一幕细节,埃德尔正在帮家里擦拭店铺橱窗,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跑了过来,问她:“你是埃德尔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小女孩开心地说:“谢谢你,因为你,我们才有了参加游泳队的机会。”

当百年以后,奥运会终于实现了参赛选手性别比例完全平等,我们应该记住像埃德尔这样的先驱者。人是由人来滋养的,这就是人类进步的基本逻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