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一

扎堆的“噱头会”,名人故里争夺战的翻版

张立美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25日 05版)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纪念古人”的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不少自媒体还炮制出“纪念潘金莲开窗950周年”“纪念孙悟空诞生1000周年”等会议事件。尽管一些会议最终没有举办,却给公众留下了负面印象,甚至影响地方形象。

这些扎堆的纪念“古人会议”,看似充满历史文化气息,实际上相关活动主题设置宽泛、涉及领域众多,形式大于内容,是以学术研究之名肤浅解读历史文化,甚至亵渎历史文化。

扎堆的“纪念古人”会议,实质上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争夺战的翻版,有的不过是地方政府为打造文旅IP而精心策划的“噱头会”,是地方政府将历史文化进行过度商业化包装的结果,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发展文旅产业的急功近利。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下,想方设法打造文旅IP,把历史人物简化成博人眼球的“流量密码”,迷信制造话题、炒热IP这类快速引客的文旅营销手段,以财政资金或企业资金来补贴、赞助“纪念古人”会议之类的活动。而实际上,缺乏历史文化底蕴的“噱头会”,跟西门庆、潘金莲等荒诞的名人故里争夺战一样,即便在短期内能吸睛,获得一定的流量,最终也会因为空洞无物而被公众遗忘,甚至引得公众反感,损害地方公共形象,不利于地方文旅长远发展。

文旅亟待回归文化本质,扎堆的“噱头会”该休矣。一方面,应加强和完善包括“纪念古人”会议在内的“纪念古人”活动的审批,严格资金审核,提高相关活动的监管透明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科学的政绩观,想明白发展文旅产业要以“内容为王”的道理,同时应注重历史文化内涵的保护、挖掘和体验,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中亲身感受特色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获取知识、滋养心性,避免盲目跟风带来的千篇一律之感。

在文旅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今天,我们应以敬畏之心对待历史,以创新之态传承文化,而不是把“纪念古人”活动当成发展文旅的噱头,变成名人故里争夺战的延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