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一

【文化中国行】写好长城保护传承利用的“北京答卷”

本报记者 赖志凯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28日 03版)

夏日炎炎,长城内外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只见一架灰色的无人机飞起,沿着如巨龙蜿蜒的长城徐徐前行。

“人到不了、眼看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山脊外侧,无人机就派上了用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对长城进行巡查。”近日,《工人日报》记者来到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香屯村,该村村民、长城保护员王东旺一边操作着无人机遥控器巡护长城,一边告诉记者。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历史的见证,其修缮、保护和利用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北京积极推动研究性修缮项目,坚持最低程度干预,保留长城古朴风貌,同时应用科技手段进行预防性保护,从而系统开展长城遗产保护、价值挖掘、文旅融合、文化传播工作,将长城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书写新时代长城保护传承利用的“北京答卷”。

规划引领,保护先行

在岁月的长河中,由于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长城损毁比较严重。

“长城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常委,民盟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历史文化委员会主任宋慰祖接受采访时说。

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提升保护、监测、管理和利用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表示,要把保护好长城历史文化遗产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

2019年,北京公布的《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提出,到2035年,通过抢险、日常维护等手段,北京市将实现长城本体和载体全线无险情。

北京市延庆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大华介绍,延庆区结合本区特点,编制两轮长城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全区长城文化资源,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长城文化带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行动计划提出,以长城“两镇四路”为主体(即昌镇居庸路、黄花路,宣府镇东路、南山路,其中昌镇居庸路和黄花路两个组团是北京市长城文化带建设的重点区域),以八达岭长城与九眼楼长城为核心,以“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为纽带,串联带动延庆区东部、南部的长城沿线周边村镇,逐步将延庆区打造成全域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全民携手护长城

“1984年,开展‘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的消息在《北京日报》头版刊登,顺应了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迅速传播到全国。”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2024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上,“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的首倡者苏文洋回忆,启事刊登8天后,收到的赞助款已超100万元,10年里,这项活动共收到海内外赞助款6000余万元。这笔钱被用于修复八达岭长城北八至北十城台、慕田峪长城三座敌楼、司马台长城等14处重点地段。

今年是“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展40周年。近日,150余名长城保护、资源利用、价值挖掘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长城沿线地区文化文物机构代表和社会各方力量相聚在北京市延庆区,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传承保护和实践创新”为主题,聚焦长城保护、资源利用、价值挖掘等领域,忆往昔、看今朝。

叶大华在论坛上介绍了近年来延庆区全民携手护长城的情况:“一方面,以石峡村梅景田老先生为代表的长城志愿者一代代延续至今,并且队伍愈发壮大;另一方面,长城知识普及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我们将实践课堂开到长城脚下,让更多学生了解长城、爱上长城,为长城文化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表示,在对长城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同时,要“把彰显国家符号、彰显国家标识,作为我们的首要目标”。他提到,要让长城从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的宝贵资源。

“长城文化+”赋能发展新模式

“光保护还不够,还要高度重视长城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这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并挖掘长城的文化旅游价值。”宋慰祖表示。

长城的春夏秋冬,四季皆景。无论是春天山花烂漫,还是夏季的长城,秋天层林尽染,到冬天的白雪皑皑,都非常令人神往。

1954年至今,八达岭长城已接待中外游人超2.1亿人次。近年来,北京依托长城资源,创新提出“长城文化+”概念,选取长城周边一批高品质、高知名度的景区和资源富集的村落、乡镇,着力打造“长城文化+民俗”“长城文化+生态”“长城文化+时尚”等系列文旅融合片区,以高质量的文旅融合项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沿线各区长城保护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延庆区石峡村,过去是出了名的贫困村,从十年前开始依靠长城资源谋发展,到现在村民吃喝穿用什么都不缺,一切都源于长城资源带来的致富道路。”陈名杰举例说。

如今,北京还孵化出长城文创品牌,开发“长城国礼”“长城雪糕”等千余种具有长城特色的文创产品;启动八达岭长城特色旅游活动,推出“长城+研学”“夜长城”等旅游项目。

“北京始终注重将长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将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文化资产,努力探索以长城文化赋能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陈名杰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