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一

【管窥天下】中马关系双向奔赴未来可期

田玉政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28日 08版)

阅读提示

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年来,始终保持友好合作,这与两国长期的战略互信和彼此尊重密不可分。中马经贸结构互补性强,未来两国将聚焦新兴领域合作,深化减贫经验交流互鉴,更好实现合作共赢。

 

今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马来西亚近日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中马关系自建交以来,历经半世纪风雨洗礼,始终保持友好互信,致力共同发展。未来,双向奔赴的中马关系将继续秉持战略自主,深化新兴领域合作,开展地区互利合作,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和地区一体化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坚持友好合作底色

中马友好源远流长,在大国博弈持续、地缘竞争加剧的今天,中马始终保持友好合作的底色更显难能可贵,这与两国长期的战略互信和彼此尊重密不可分。

一是坚持战略互信。回顾50年建交史,中国视马为周边外交优先,马视中国为可靠的朋友,两国关系“不为风雨所动,不为外力所扰,一路破浪前行”。

50年前,马来西亚时任总理拉扎克顶着冷战压力,在东盟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建交。11年前,中马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合作按下加速键。1年前,两国达成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共识,为新时代双边关系擘画新蓝图。近日,中马发表联合声明,力争将两国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升至更高水平。

二是坚持求同存异。正如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所言,“只有尊重他国,理解其文明、文化和贡献,才能生发出理解力和同理心”。中马政体不同、文化各异,但双方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文明互鉴,促进对话合作,合理管控分歧。

中方支持马方“昌明大马”的执政理念,即倡导和促进国家创新、关怀、包容和相互尊重。马方也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全球三大倡议。

聚焦双边合作亮点

中马经贸结构互补性强,截至2023年,中国连续15年是马最大贸易伙伴,马是中国在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13年以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持下,中马合作不断提档换速。未来,两国将聚焦新兴领域合作,深化减贫经验交流互鉴,更好实现合作共赢。

一是挖掘新兴经济合作潜力。中马均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提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安瓦尔政府提出“昌明经济”发展框架,推出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等举措,以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净零排放。中马近日签署了未来五年经贸合作规划及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投资备忘录,为未来双边新兴领域合作锚定发展方向。

二是加强先进制造业合作。目前,马来西亚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该行业对马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约为25%。但安瓦尔认为,马过于集中在半导体组装和测试等供应链后端,需吸引更多高价值投资,为此专门出台国家半导体发展战略。马方希望与中方加强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本地产业创新和升级。

三是深化社会治理经验交流。马来西亚贫富差距较大,安瓦尔视改善民众生活、建立公平繁荣的社会为政府优先事项。马政府高度赞赏中国脱贫成就,第一副总理兼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扎希德今年5月访华时称,马十分关注中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希望向中国借鉴减贫经验,扩大农产品贸易,加快实现马农业农村现代化。

开拓多边合作机遇

马来西亚有官员曾表示,希望本国成为中国进入东南亚的门户。现如今,两国友好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未来将进一步在地区发展合作中寻找新机遇、植入新动能。

一是借力深化与东盟合作。马来西亚将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中国可借力进一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重点领域对接,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度。此外,马来西亚有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未来若顺利成为其中一员,中马可在该机制下推动“全球南方”国家与东盟国家互利合作。

二是借机开拓第三方市场。马来西亚是东盟东部增长区、东盟北部成长三角区等次区域合作成员国,2023年与印尼、文莱同意建立婆罗洲经济共同体,今年底拟与新加坡签署建立柔新经济特区协议。中国可发挥自身优势,借机开拓第三方市场。同时,马是伊斯兰合作组织、伊斯兰发展中八国集团(D8)成员,中国可通过马深化与伊斯兰国家关系。

三是借势维护地区金融稳定。近年来,东盟提倡使用本币交易,支持区域支付互联互通,以规避美元波动风险,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其中,安瓦尔多次倡导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在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构建更稳定的亚洲金融体系。未来中国可与马等东盟国家加强本币交易和跨境支付合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回望建交来时路,中马关系有辉煌的过去,更有充满希望的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将进一步弘扬传统友好,推动发展对接,深化交流互鉴,加强团结协作,共同打造下一个“黄金50年”。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