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一

【市场观潮】动力电池需要持续技术创新

本报记者 赵昂
《工人日报》(2024年07月02日 07版)

根据工信部近日公布的《2023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去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为675GWh,相比2022年同比增长23.65%。新能源汽车是动力锂电池的重要应用领域,正因如此,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上升,自然带动了其核心部件动力锂电池的产量增长。而这也让投资者对动力锂电池行业日趋看好,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与动力电池相关的企业7600余家。

事实上,除了国内市场,许多动力锂电池相关企业也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这是因为,随着能源结构发生变化,以及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的崛起,汽车电池需求日益增加,而由于技术进步,电池的应用成本也在下降,应用空间得以拓展。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就显示,一方面,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电池成本下降了90%以上;另一方面,预计到2030年,全球道路上的电动汽车存量将从2021年的1650万辆增加到2030年的近3.5亿辆,到2050年,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将达到14TWh,是2020年的90倍。

尽管动力电池已经有效应用于电动汽车,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但是,相关技术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是因为,一方面,电动汽车的电池需要通过尽可能少的材料和质量来储存更多的能量,使得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另一方面,需要让电池充电速度更快,寿命更长,且适用的温度范围更广,安全性能更强,这关乎电动汽车的使用便捷性和实际使用寿命。在满足这两方面的情况下,还需要让电池保持在合理的价格区间。也就是说,只通过一次两次技术上的优化,是难以同时实现所有需求的。

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国际市场上任何企业如果实现了电池技术上的较大突破,产生了技术优势,不论是材料、充电速度还是使用寿命、适用温度等方面,都有可能对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产生影响,并可能左右市场格局。

正因如此,尽管当下产销量喜人,但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依然要保持危机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从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等角度开展动力电池技术攻关。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之间也不妨形成创新联盟,合作攻关。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电池毕竟是有使用寿命的,大量的动力电池流入市场投入应用后,其最终仍面临着回收问题。如何实现动力电池的绿色低碳环保,将是未来技术上的重要竞争点。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需要深入研发绿色制造工艺,并在动力电池回收、电池材料再造等方面取得相应的技术突破,而这样的技术图谱,可能也会由此形成新的产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