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下一片垃圾,只留下一座大桥”
【班组现场】在伶仃洋上建“绿色大桥”
“从2018年到2023年,我们在平台上生活5年,见证了深中大桥从桩基、桥塔施工到合龙的过程。今天深中通道通车了,我们可以说是不留下一片垃圾,只留下一座大桥。”6月30日,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S04标项目副经理廖文龙感慨道。
在宽阔碧绿的伶仃洋上,全长24公里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宛若游龙,时而以桥梁形式飞跃海上,时而以海底隧道形式遁入海底。
廖文龙从2018年深中大桥开工初期就来到现场,见证了大桥建设全过程。“茫茫大海上没有任何立足之地,我们通过搭建海上生活平台让大伙至少有住的地方。”他回忆道,项目部规划了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临时办公生活区,能满足500人的工作生活所需。
500多人吃喝拉撒睡都在海上,加上一个大型搅拌站,生活垃圾、原材料加工等产生的垃圾,处理起来是个大问题。“施工区域还临近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对大桥绿色施工提出更高要求。”廖文龙说,“为此我们多管齐下,从技术方案、绿色施工、现场管理三方面下功夫。”
深中大桥东泄洪区非通航孔桥连接着西人工岛和深中大桥主桥,其承台为埋置式承台,采用“帽形钢板桩+H型钢组合围堰”工艺。也就是说承台埋在海床之下,完工后整体处于水下,肉眼不可见。“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将承台标高抬高,减少了基础开挖量近9000立方米,大大降低了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廖文龙说。
针对水上搅拌站,项目部在规划阶段就合理布置,将拌合生产区、集料存放区等紧密衔接,站内道路相通,方便运输,大大减少了二次倒运次数和运输距离。
“砂石料运输车辆都采取遮盖措施,防止产生扬尘。搅拌站运料罐车在进出站时都要‘洗个澡’,而且经过一段吸湿垫,保证不会‘蓬头垢面’。”廖文龙说,储存粉料罐的罐体顶部还配备了除尘器,将扬尘消弭于无形。
大桥桩基施工会产生大量废弃泥浆钻渣,项目部严格控制泥浆跑冒滴漏,组织专用船舶把泥浆和钻渣转运到指定场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