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为电动自行车扣紧“安全扣”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强制性国标公布、江苏南京实施电动自行车赋码管理……各地针对电动车的安全治理实招频出。
《人民日报》评论说,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必须动真格惩办,确保对问题单位和问题企业形成有效震慑。针对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引发的火灾事故,有关部门应围绕生产、销售、改装、停放、充电等各环节实施溯源调查,倒查事故原因和安全责任。完善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非一日之功,要共同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便捷使用。
◇让老年人更好奔赴“诗与远方”
近日,“心连心·京藏号”旅游列车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客多为“银发族”。时下,越来越多老年人去追寻“诗与远方”。
《光明日报》评论说,老年旅游为拓展服务业态、培育银发经济、扩大国内需求提供源头活水。当然,也存在亟待补齐的短板。比如,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滞后,购物、打车等日常需求存在“数字鸿沟”等。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或可通力合作,在妥当处理服务老人与企业盈利的关系中,逐步构建老年友好型旅游环境,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路径。
◇实现家门口“运动自由”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到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经济日报》评论说,15分钟不仅是时间的尺度,也是人们健康生活的便捷度。推进全民健身,在继续解决“有没有”的同时,还应把精力放在解决“好不好”“优不优”上。要持续加大经费投入,丰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让人们能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要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配置标准,确保人们健身安全;还要加强宣介,普及“科学健身、文明健身”的理念。降低全民健身的参与成本,让更多人想健身、愿健身、能健身,也能助推体育产业加速“跑”。(陈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