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一

如何防范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成探测“先头兵”

企业新科技让防汛更智慧

《工人日报》(2024年07月30日 06版)

本报成都7月29日电(记者李娜 通讯员 潘文苑)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覆盖主城区96座下穿隧道,运用智能设备为7600余公里排水管网配备“哨兵”……7月以来,成都进入主汛期,暴雨暴晴、大风雷电等天气增多,地下排水管网、下穿隧道等防汛设施面临考验,企业防汛新科技在这个过程中大显身手。

智能设备“上天入地”,“智慧大脑”直通“云端”……记者了解到,成都环境集团兴蓉市政公司研发的积水监测与应急处置系统,通过前端积水监测,后台自主识别、分级报警,实现了智能化、高效化的隧道积水监测和处置,显著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推动了城市下穿隧道积水应急处置的智能化转型。

这个被称之为“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的系统由声光报警器、巡检机器人、智慧液位监测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声光报警器内藏芯片、AI算法模型等感知设备,随时监测隧道积水情况,超过30厘米便会通过声音、灯光自动报警,并调整交通指示灯为禁行通过状态。

另外,安装于隧道顶部的巡检机器人则是以0.5米每秒的速度沿着轨道来回穿梭,一旦隧道出现渗水、裂缝、变形等异常情况,会立即上传数据至云端。

“以往在汛期,每座隧道内都需要安排多个工作人员进行轮班值守,如今有了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帮忙’,不但提高了隧道的安全等级,还节约了人力成本。”成都环境集团兴蓉市政公司城东管护所所长助理宋宏锦介绍,该设施目前已在主城区96座隧道实现全覆盖。

成都市政排水管网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主要将雨水和污水从城市排出,保障管网通畅是防汛的重要环节。

成都环境集团兴蓉市政公司数据中心副主任芮胜阳介绍,该公司针对成都排水管网特点,定制开发了3款设备,即雷达式液位仪、静压式液位仪与电导率水质仪等,按照场景的不同,这些设备正时刻检测监控排水管网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主研发排水管网物联感知系统的基础上,该公司还深入剖析感知设备产业链,紧抓技术核心和关键节点,持续优化排水管网物联感知系统的集成方案,目前已在关键节点安装1600余套感知设备,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市排水管网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目前,成都市主城区7600余公里排水管网、22.2万座检查井已陆续完成检查和维护,辐射面积超过550平方公里,在实现全域感知和动态预警功能的同时,帮助一线工作人员快速发现问题,评估水管网运行状态,实现高效维护与管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