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总工会全力构建“工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综合体,联系引导700多家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微服务”——
一项项“微服务”,营造温暖和谐“大环境”
“那段时间,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是‘小草’帮助我走出黑夜……”因为就业和家庭接连遭遇挫折,甘肃兰州的魏大姐精神突然垮了,在昏暗的房间里,连续多天不出门、不接电话。
今年3月,“小草”找到了魏大姐,先是鼓励她走出家门、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恢复街坊邻里间的正常社交。同时,开展家庭介入,通过持续访谈和沟通,化解家庭矛盾。
“小草”的全称叫兰州小草爱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一家民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同时,“小草”也是甘肃省兰州市总工会持续扩大“朋友圈”,联系引导700多家社会组织,为职工群众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服务,全力构建“工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综合体的其中一员。
近年来,兰州市总工会以政治引领为目标,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服务为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专业服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和普遍欢迎”的服务新格局,用遍布街道社区的一项项“微服务”,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努力让每位劳动者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
帮助魏大姐跨越“心理藩篱”的经历,让“小草”的专业社工陈瑞很受触动。“我们还邀请了心理医生,提供专业的情绪管理,帮助她树立生活信心。”陈瑞也由此看到了服务女职工的广阔空间。
目前,“小草”围绕职工的多样需求,在工会组织的引导下,逐步拓展出10多项专业化、定制化服务项目,仅在“女职工精神园地”项目中,就围绕女性职工特殊问题、赋能职业技能提升、发挥女职工力量、改善亲子关系等方面又延伸出4个子项目。
在服务职工的过程中,“小草”也在持续壮大,不仅拥有20名专业持证社工,还发展了注册志愿者近两千人,服务领域扩展到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的9个街道和榆中县、永登县的5个乡镇。
“社区提供近2000平方米的共享阵地,有4家像‘小草’一样的服务团队在这里全天候开展活动。”盐场路街道穆柯寨社区党委书记靳媛介绍说,仅今年上半年就为超过2000名职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在穆柯寨社区,有古筝、钢琴、书法、国画和民歌演唱等各类培训班,今年的暑期托管班还组织开展了雏鹰行系列主题活动,赢得广大职工及其子女的喜爱。
兰州市总工会联合全市各街道、社区,开发地理位置便利的职工共享活动空间,联系引导700多家社会组织进入这些“小站点”“小场所”,立足职工“家门口”、覆盖“八小时内外”,创造性、差异化开展各类活动,形成服务矩阵,叫响了“穆邻时光花园”“百合之约,国风宠爱”“青柠职工驿站”等一批“工”字号服务品牌。
四季活动不间断,项目围绕职工转。兰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伟传说:“这种职工点菜、工会买单、社会组织参与的服务模式,目的就是要‘各炒专业精品一盘菜、共办服务职工一桌席’,构建服务职工的现代化新体系。”
党建引领,工会覆盖
兰州市探索构建“工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综合体的实践,起步于2018年。
那一年,兰州市总在对社会组织的大调研中发现,全市曾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有2300多家,其中有多家社会组织的业务范围涉及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同时,还有许多社会组织规模较小、尚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但拥有才艺专长,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
那段时间,兰州市总的工作人员登门拜访、真诚约见,推心置腹、一家一户交朋友。由此,安宁区朗诵协会、榆中县弘爱公益协会、甘肃简公益发展中心等社会组织进入工会的“朋友圈”。
随着调研的深入,兰州市总认识到,职工队伍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新生代职工的视野更加开阔、需求更为多样,对个性化、精准化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做好建会入会的基础上,工会组织必须整合资源力量,充分运用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联系引导,打通县区、街道、社区“小三级”工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米”。
为此,兰州市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为组长的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领导小组,民政局和团委、妇联等机构作为成员单位,建立起联动机制;各县区总工会也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联络员落实工作责任”的工作机制。同时兰州市总工会协调各街道社区党委统揽主抓,以“党建引领,工会覆盖”助推基层治理,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场地资源,构建“共享职工之家”。
几年来,兰州市总工会通过定期评估、完善项目执行流程和定期召开交流会、项目会等方式,确保各类社会组织“工”字号服务的质量持续提升。
“畅”享服务,共建和谐
“做好00后的入职辅导,我们有一揽子新招……”最近一段时间,兰州小草爱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理事长朱文娟,一直在追着城关区总工会谈服务就业的项目。
“这些项目特别契合当代青年职工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城关区总工会工会干部杨帆说,如今越发感到社会组织是工会服务职工不可缺少的“手臂”。
基层工会聚焦职工需求“找问题”“出题目”,社会组织“服务上新”解难题,共同满足职工的个性化需求,拓展专业化服务。
针对一些职工的职场焦虑,社会组织不仅线上线下举办心理健康课堂,还创新性开展心灵“按摩”,举办快乐瑜伽、读书分享、摄影培训、绘画插花、手工DIY等活动,开设“解压市集”,为职工解压疏导,也聚拢了人气。
兰州社创社会服务中心和兰州遇见未来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在进入工会“朋友圈”后,很快就利用张掖路街道山子石社区提供的共享场地,建起了服务职工的“青柠驿站”,在开展假期托管服务的基础上,长期开设时间管理训练营、磐石演讲训练营等,并辅以亲子互动沙龙,解决职工的“带娃焦虑”。
与此同时,“青柠驿站”又联络对接辖区内多家商户和文化企业,在职工家门口建设起八小时外的精神文化共享阵地。“青柠驿站”负责人李国栋说:“现在青柠驿站越做越大,已经扩展到5个社区。”
目前,兰州城关区总工会在引导辖区内368家社会组织建立工会的同时,重点联系引导20余家社会组织瞄准职工需求,提供专业化服务项目。城关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桂萍表示,随着“工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综合体建设的深入,“社会力量协同发展、职工群众共建共享”的县区工会工作新局面也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