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一

城市道路更名是一个系统工程

陈曦
《工人日报》(2024年08月06日 05版)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河北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区域内十多条以成语命名的道路予以更名,例如,将“胡服骑射路”更名为“文津路”,将“完璧归赵路”更名为“安吉路”,更名原因均为“不易识记”。此举引发网友热议。

邯郸学步、叶公好龙、毛遂自荐、纸上谈兵……作为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高达1500多条,邯郸因此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据了解,2020年,当地经广泛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决定通过赋予大街小巷新的名称,烙下优秀历史文化印记,“成语街道”随之诞生。

以成语命名街道,可以看出邯郸盘活历史文化资源的努力,希望市民在日常使用中亲近家乡的历史,希望游客对这座城市印象更深刻。但不到四年时间,街道再次更名,背后的原因值得反思。

南京有“乌衣巷”,济南有“时和路”,向历史文化“要名字”,如果朗朗上口、意蕴丰厚,往往是美事一桩。但有的地方,街道改名并不成功,不易识记是最大问题,给当地百姓出行带来不便,让外来游客也是一脸茫然。正如热心网友给邯郸街道改名所提的建议,哪怕在成语基础上稍微再创作,改成“九鼎街”“青蓝街”“将相路”之类,也会更好听好记些。

路是给人走的,街道名称是给人叫、给人用的。为道路取名,实用才是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多些文化属性和艺术气息当然更好。但如果为了求新而忽略了市民的感受,可能会事与愿违。曾经,某地为了宣传文房四宝文化,以“宣笔、墨香、宣纸、宣砚”更名(命名)四条入城主干道,就引发不少市民反感,有人说“与文化强行挂钩,反倒失了历史厚重”。

城市道路更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发个公告这么简单。从城市管理角度看,公交站牌、道路标牌都要更换,这些费用谁来买单?对于沿线居民和商户来说,证件证照信息需要更新,甚至外卖、快递地址也要重新填写,付出的社会成本不可谓不高。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也写明,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从公告能看出,邯郸在努力降低影响,提出“老人老证、新人新证、同等效力、逐步替换”。希望“成语街道”事件给其他城市提个醒,道路更名涉及多方利益,要多些慎重、多些权衡,要多听听市民的心声,切莫朝令夕改、草率行事。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