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一

青岛开展补充工伤保险,创新增加一级至四级工伤失能人员伤养服务项目

新型工伤保障让企业“赔得起”职工“保得上”

本报记者 张嫱
《工人日报》(2024年08月16日 06版)

阅读提示

针对用人单位工伤负担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难、工伤失能人员保障水平低等痛点难点问题,各地纷纷探索建立多层次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作为探索实施城市,青岛上线补充工伤保险和工伤伤养服务项目,两项政策互为补充延伸,让更多群体得到保障。

每天早上8点,董方学(化名)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起床洗漱,然后进行了电疗、肢体锻炼及心理疏导……每月自费1000余元,其他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商业保险公司承担,董方学感慨赶上了好时代。

2021年,围绕工伤保险制度中存在的用人单位工伤负担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难,以及工伤失能人员保障水平低等痛点难点问题,人社部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多层次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作为探索实施城市,青岛开展补充工伤保险的同时,创新增加一级至四级工伤失能人员伤养服务项目,两项政策互为补充延伸,有效解决企业和职工“赔不起、保不上、过不好”的问题。

让更多群体得到保障

62岁的崔志祥(化名)原本已经退休在家,去年,他又进入村里的木材加工厂务工。几个月后,崔志祥左手中指被机器挤伤。本来以为要全额自费做手术的崔志祥接到了理赔人员的服务电话。原来,企业不久前为退休返聘工人购买了补充工伤保险,崔志祥通过工伤认定并鉴定出伤残等级,就可以享受到相应的保障待遇。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我国超龄劳动者工伤认定、社保缴纳等方面存在堵点,每年约有5万件此类劳动争议诉至法院。“无劳动关系、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以及未纳入国家工伤保险制度范围的其他从业人员,普遍游离于以传统劳动关系为基础的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之外,一旦发生工伤,产生的治疗护理费用只能自理。”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岩介绍。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持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2023年1月1日,青岛正式启动该项工作。

青岛市社会保障事业中心主任王韶伟介绍,青岛在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做到了应保尽保,并采取政府引导,用人单位自愿投保,商业保险公司具体承办的模式。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总经理刘美岑介绍,青岛的职业伤害保险按照参保单位的行业类别将保费定为每人每月20~200元,企业负担更小、投保积极性更强,同时将参保年龄上限由65岁调整至70岁,让更多群体得到保障。

解决企业“赔不起”问题

“工伤发生以后,工伤待遇约70%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剩余约30%仍需企业承担。即便最低十级工伤,企业也要赔付7万余元。”赵岩介绍,基本工伤补充保险由保险公司赔付企业承担金额的80%,可有效解决企业“赔不起”的问题。

青岛某纺织机械企业自2023年7月开始缴纳补充工伤保险,为240余名员工参保,每月按照员工流动情况调整参保人数。2023年11月,企业一名员工因工外出骑车摔倒,经医院诊断右脚三踝骨折。“我们立即向人社局补充工伤服务窗口报案,工作人员积极协助我们办理工伤认定和后续的劳动能力鉴定。”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经计算,此次工伤企业需赔付7万余元,补充工伤保险为企业承担近6万元。

作为一项新兴的业务,即便可以大幅降低企业工伤赔付风险,但在推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仍然感受到有些“吃力”。企业不愿增加用工成本,前端预防意识不强是主要原因。本着自愿参保的原则,目前青岛还是以深入企业宣讲政策、借助媒介宣传为主要推广手段。

“中小微企业员工较少,小投入可以带来大保障,投保意愿更强。”刘美岑表示,推广中他们以工业园区为突破口,联合园区负责人反复上门宣讲,更能获得园区企业的信任。试行一年,青岛补充工伤保险已打开局面。截至目前,共有1512家企业参保,覆盖职工15万人。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70%,中型企业占比20%,头部企业占比10%。

解决工伤失能者“过不好”问题

工伤群体中,一级至四级失能人员因工受伤、因伤失能,虽然可获得一次性赔付、治疗期间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待遇,但长期康复治疗产生的费用,仍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为解决工伤失能者“过不好”的问题,青岛在制定新型工伤保障制度时,创新增加了伤养服务项目,将补充工伤保险与基本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内容衔接,为工伤失能者提供工伤医疗和养老照护服务,由工伤保险基金、商业保险公司、享受伤养服务人员合理分担费用。

52岁的董方学于2007年在下班途中发生车祸,被鉴定为伤残一级。获得工伤赔付后,如果继续接受康复治疗,需每月自费一万多元,无力支付这笔费用的董方学选择回家静养。去年初,伤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董方学。“机构专门拿出一层楼供工伤失能者使用,有护工专门照顾我们,还有专家坐诊。”董方学介绍,每个月1000余元的自费费用,包含了所有开支,在这里不仅得到专业的照护,各类娱乐活动室也一应俱全。短短一年,董方学就实现了部分生活自理,乐观豁达的他对于康复训练充满信心。

“青岛现有工伤一级至四级失能者1200余名,其中600余人需要护理,他们人均每月享受各类补贴6000元。”王韶伟介绍,青岛的伤养服务包括住院伤养和居家伤养两种模式,住院伤养服务费用1100元至2600元,居家伤养服务费用500元,个人仅需支付给伤养服务机构200元至1600元,即可享受到高质量的居家或住院伤养服务。

据了解,伤养服务开展以来惠及工伤失能者371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经济补助已达90余万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