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

12年,职校生成为博士生

本报记者 张嫱
《工人日报》(2024年08月19日 05版)

一个人可以用12年做什么?青岛青年戴栋晨用12年完成了从职校生到博士生的进阶。

戴栋晨一度对未来感到迷茫。然而,当原本枯燥的课本学习变成一堂堂生动的实践课程,当一个个试件“进化”得几近完美,最初的懵懂和迷茫也转化成日渐清晰的热爱和理想。

青岛电子学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山东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细数走过的“台阶”,即便戴栋晨只字不提,记者仍能想象到这个过程的辛苦和不易。

从迷茫到热爱

虽然只是博一,戴栋晨已经参与了多个国防军事项目的研发工作。确定采访时间是在晚上10点,这时的他刚刚开完工作例会。

选择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人工智能专业博士,戴栋晨的理由纯粹又宏大。“喜欢军事,希望深度参与我国国防事业。”戴栋晨坦言,也许这份理想“有些大”,但却是他自职业学校至今始终热爱的领域。

中考结束后,戴栋晨也曾对未来感到迷茫,但最终选择去职校学习。

职校高一阶段的理论学习与初中埋头苦读的学习状态无异,进入高二的实操课程,戴栋晨有过短暂的不适应。“第一次实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电动机控制线路图,让我们据此完成试件的线路接线。”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戴栋晨完全不知如何下手。

“当时学校有专门的实验室,供参加大赛的同学集训,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打下手,换来了旁听和练手的机会。”如果说最初的努力是为了通过专业考试,那么不知何时起,戴栋晨对于专业的感觉有了微妙的变化。

“真正的热爱,可能是从试件‘用起来’的那刻开始吧。”从一根根接线开始练起,随着专业的精进,戴栋晨发现自己制作的试件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等各个场景。

在热爱的领域深耕

虽然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理工大学,戴栋晨入学初期还是感到了学习的“吃力”。“就拿高等数学来说,我们和夏季高考的同学一起上大课,他们的基础和反应能力明显优于我们。”虽然有过短暂的羡慕和失落,但是实践课程的优势很快帮助戴栋晨找到了自信。

到处蹭课,泡在图书馆做题、看书,填满了戴栋晨所有的课余时间。“每个老师的讲课风格和侧重点都不一样,大量汲取理论知识,是我迅速成长的关键。”凭借一股韧劲,不到一个月,戴栋晨已经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反应能力直追夏季高考的同学。

整个本科阶段,戴栋晨的成绩都位居前列,大一时就在全国性机械制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大二开始在实验室带学弟学妹。职校生取得本科学历,本已足够励志,可是戴栋晨又确定了考研的目标。“并不是执着于学历,而是想在这个领域继续深耕。”职校时期萌生出的热爱,始终牵引着他。

因为英语的4分之差,戴栋晨无缘硕士院校。第二年,他选择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学校门口租房、每天在自习室里复习的日子,一过就是一年。2020年,戴栋晨顺利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提前3年修完博士学分

硕士3年,戴栋晨参与了两个国防军事项目的研发。“那个时期更多是跟着博士生和导师做一些基础工作。”如今考入博士,戴栋晨同时兼顾多个项目,由跟随者变成主导者,其压力和强度可想而知,可因为那份热爱和韧劲,戴栋晨不仅不觉疲惫,还在项目攻克、论文撰写等繁忙的课业中提前3年修完了4年博士的学分。

今年5月14日举行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作为职教优秀毕业生,戴栋晨与青岛其他两位代表宁允展、李启士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整个交流活动中,戴栋晨既感慨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也敬佩宁允展和李启士对于职业的热爱。

“无论我最终从事什么行业,职校阶段萌生的对专业的热爱已经深刻植入我内心。”戴栋晨庆幸自己在职业学校学习的经历,那些在实验室里苦练实操的日子,成为他心中坚不可摧的磐石和专业底气,一点点托举着他更加接近心中的理想。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