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一

一个创新工作室让干散货码头有了“智慧大脑”

从“零”到“全球首个”是怎样做到的?

杨明清 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宋洁
《工人日报》(2024年08月23日 08版)

8月的山东港口烟台港,天高海阔,碧海流云。

记者走进烟台港西港区矿石码头,眼前“静谧”的生产场景与印象中的干散货码头截然不同:作业现场空无一人,橙色卸船机灵巧地舞动着“机械臂”,货料被源源不断地抓取出舱,飞速转动的皮带配合着堆取料机和装车机,卸货、装车,整套流程一气呵成。

上述环节曾经都要靠人工完成。如今,通过“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干散货码头控制技术,仅需几名工作人员远程监控即可实现装卸全程智能化无人作业。相较传统作业模式,综合接卸效率提高21.9%,散货装船综合效率提高22.6%。

这项技术的背后,是一个勇于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技术团队——山东港口烟台港“于新国创新工作室”。

穿越“无人区”

在矿石码头智控中心,记者初次见到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于新国。他身着橙色工装,鼻梁上架着近视眼镜,额头上佩戴过安全帽的印记还依稀可见。“干散货码头控制技术以前没有,我们团队自己摸索,硬着头皮穿越‘无人区’,解决了生产、行业的问题,在摸爬滚打中实现了创新。”于新国回忆道。

2019年,烟台港智慧绿色港口建设项目吹响了“集结号”。干散货码头作为港口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整个港口的转型升级。

然而,与标准化的集装箱作业相比,干散货的形态多样,运输船舶类型不尽相同,较大的作业对象和作业工艺差异成为转型的难点。当时,港口业内普遍认为干散货码头自动化只能是“纸上谈兵”。

面对这个领域的世界难题和技术空白,于新国带领团队主动接下这块“硬骨头”。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成员们抓住一切工歇和机器“暂停”的机会,逐个边角调整试验参数,常常在10米高的料堆上一待就是一整天,一天在现场来回走上几万步是每个人的家常便饭。

经过150多个日夜的反复试验,他们成功研创了全球首个自动化高精度混配矿控制系统。烟台港也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能够实现四种物料混配的码头。

提供“中国样本”

在打破关键点的坚冰后,于新国团队瞄准整条作业线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开展技术攻坚。

“港口自动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模型算法的优化完善及数据采集上。而立项之初,这一切都是零。”团队骨干成员卢聪说。为了把能搜集的技术资料全找来,于新国跑遍沿海9省17市港口,整理出了整整三大箱共计百余本学习笔记及千余份设计手稿,与伙伴们分享,一字字揣摩、一段段推敲,哪怕是一个参数也要反复试验、仔细求证。

在于新国的带动下,每个团队成员都在与时间赛跑。从酷暑走到寒冬,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团队在上千个研发思路及方向中不断推翻重来,攻克了道道难题。

一次次开拓性的创新之举换来了成功。2021年12月22日,烟台港正式发布全球首创“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干散货码头控制技术,为世界港口干散货码头自动化升级提供了“中国样本”。

“全球首创”扩容

虽然已经走在技术领航的最前沿,于新国团队却始终保持冷静。他们在干散货自动化控制技术“精”“尖”“深”上持续创新探索,“全球首创”榜单不断扩容。

干散货清舱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一直是码头作业的卡脖子问题。为此,团队组成攻关小组,历时两年,于2023年成功发布全球首台全液压履带式智能清舱机器人,每小时可清理500吨货物,较传统清舱方式效率大幅提升,该项技术获得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目前,该团队拥有专利35项,获奖技术成果55项。在这些创新技术的支撑下,2023年码头完成货物吞吐量1.15亿吨,同比增长9.5%。与此同时,能耗较传统码头降低10%,年成本可压减4300余万元。

如今,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已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80余人,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港口工人成长起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