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一

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双网格联动以及多元解纷机制等举措,有效破解城市社区服务难题

基层治理创新让陌生人变成“家人”

本报记者 黄仕强 本报通讯员 李艳
《工人日报》(2024年09月04日 07版)

阅读提示

如何缓解小区内家庭纷争频发,邻里关系紧张,让居民的烦心事、忧心事变为暖心事?重庆市开州区文峰街道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双网格联动以及多元解纷机制等创新举措,有效破解了城市社区服务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准化、科学化与合理化,促进了居民之间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家人”的深刻转变。

 

在重庆市开州区文峰街道南郊社区德能·滨海蓝湖小区内,一条绿意盎然的“法治长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长廊两侧,藤蔓轻绕,绿叶婆娑,带来丝丝凉意。三三两两的居民或坐或立,手持扇子,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清凉,他们的笑声与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社区画卷。

近年来,该街道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双网格联动以及多元解纷机制等创新举措,有效破解了城市社区服务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准化、科学化与合理化,促进了居民之间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家人”的深刻转变。

“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南郊社区德能·滨海蓝湖小区的“壹家亲”党群服务驿站内。议事室内,社区干部与居民围绕小区未来发展展开热烈讨论;群众活动室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成一首温馨的乐章。

“自从搬到这儿,我就爱上了‘悦’读室。”小区居民田祖英满脸笑意地分享道,“我老家在铁桥镇,初来乍到,是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邻居们一起读书、聊天,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从陌生人变成了老朋友。”

居民沈术芬也感慨道,曾经,小区内家庭纷争频发,邻里关系紧张。自“壹家亲”党群服务驿站定期举办法治讲座后,居民法治意识增强,那些不和谐的声音逐渐平息,小区恢复了宁静与和谐。

记者注意到,“壹家亲”党群服务驿站设有法治咨询室、法治调解室、“悦”读室、议事室和群众活动室,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它不仅是一个服务场所,更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

文峰街道党工委书记彭昌国介绍,2023年以来,街道通过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在南郊、天鹅湖、中原、文成等社区成立了6个“壹家亲”党群服务驿站,通过党建引领,以“德治、法治、自治、智治”相融合的方式,推动小区治理精准化、科学化、合理化,有效破解了城市社区服务半径过大、服务人口过多、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

“驿站秉承‘让生人变熟人,让熟人变家人’的理念,解决了小区治理中消防安全整治、邻里互助及环境美化等多领域难题。”彭昌国说,在驿站运行中,街道整合多方力量,培育出一支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小区治理队伍。

自该驿站运行以来,开展阅读、书法、普法宣传、家校共育等活动135场次,收集居民“微心愿”136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86件,化解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让“小阵地”释放出“大能量”。

“双网格”打通“新脉络”

在彭昌国看来,强化阵地建设无疑是基层治理的坚实基石,它为社区治理提供了稳固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撑。而网格员,则是这一基石上最为活跃的细胞,是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高效化的关键力量。

今年7月中旬,该街道的独居老人李某遭遇了燃气灶熄火的突发状况,无助之际,她通过微信群发出了求助的呼唤。几分钟后,网格员何家豪便带着工具箱出现在了她的家中。

自2023年起,文峰街道依托“141”智治平台,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网格”体系,实现了街道、社区、小区三级联动的无缝对接。在线上,网格员们化身信息桥梁,通过实名制微信群,实现政策宣传、谣言辟除、反诈教育及居民诉求的一键直达,构建起“居民点单、网格接单”的高效服务模式。线下,则充分利用小区内的“一站一廊”等平台,为居民搭建起面对面解决矛盾、共商社区事务的温馨家园,确保“小事不出户,琐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为确保“双网格”机制的有效运行,文峰街道遵循“地域相连、户数相均、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工作落地”原则,精心划分了135个网格与780个微网格,并优化设立了125个网格党组织,建立了11个网格治理工作站,实现党建网格与基层治理网格的深度融合。

同时,还配强网格指导员82名,专(兼)职网格员471名,建立社区网格组负责制,推行网格组AB角,由专职干部兼任网格组组长,统筹网格组力量,协调处理组内突发事件、群体事件、重大事项。

“聚众智”化解“千千结”

今年初,开州区的政协委员深入走访该街道三中社区时,发现文峰小学周边人行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出行。随即整理上报开州区政协,政协迅速与开州区城管局等部门协调,启动人行道硬化工程,优化了居民的出行环境。

记者了解到,2022年8月,开州区政协携手文峰街道党工委,在三中社区创新设立委员工作室,让委员们为社区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政协委员的助力,是街道构建多元化矛盾调解机制的重要一环。”彭国昌告诉记者,近年来,街道成立“与和为贵,以邻为善”邻里说理室,联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立了“代表联络站”和“渝事好商量、开窗说亮话”议事协商工作站,建好了社区综治中心,并统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律师、乡贤等多方力量,走进楼院化解矛盾纠纷,围绕资源、项目和需求三张清单,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昐的问题。

与此同时,该街道还将86名社区干部编入网格兼任网格员,配备招聘网格员46名,选配行业管理员82名,精选义务楼院志愿者336名,织成由兼任、专职、行业和义务人员“四方”并行的管理网,把服务精准地送到千万家,把问题解决在第一线,形成“社区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模式。

据统计,2023年,在多元解纷机制的推动下,该街道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12件,调解成功率100%,为居民解决各类问题216件、办实事11件;结对帮扶5家,提供帮扶资金3.9万元,让居民的烦心事、忧心事变为了暖心事。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