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9月24日 星期一

取用急救设备应以便捷最大化为原则

罗志华
《工人日报》(2024年09月24日 05版)

据9月21日《工人日报》报道,不久前有博主发视频反映称,9月9日,海南海口汽车西站有乘客晕倒,周围人在救援中找到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但发现需扫码才能使用,最终未能开箱成功。目前,该博主反映的需扫码使用的AED,已更换成一台崭新的贴有封条的设备。当地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在当地投放的1600多台AED中,需扫码打开的还有约200台,目前正在陆续更新换代。

近期,已有多地被曝存在急救设备需要扫码甚至开锁使用的现象。急救设备的可及性问题,亟待引起充分重视。

从管理角度看,有些急救设备价格较高,如果被人当作玩具把玩,甚至直接被盗走,损失不小,因而为设备取用设置一些障碍,采取些防盗措施,可以减少损耗,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

然而,在宝贵的生命面前,是让急救设备保持完好,还是在危急时刻及时派上用场,相关选择不仅体现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急救效率。AED之所以被称为“救命神器”,就是因为在急救“黄金四分钟”内能发挥出关键作用,假如取用时浪费一两分钟时间,或将导致急救失败。避免出现这种奢侈的浪费,是对生命的起码尊重。

更要看到,与急救设备遭损坏或被盗相比,因不敢用、不会用而导致的急救设备被闲置等问题更显突出。眼下我们应该做的,更该是鼓励公众大胆使用急救设备,哪怕损耗大一些也在所不惜,而非在公众普遍不熟悉、没用过急救设备的背景下,进一步为便捷使用设障。

公共场所急救设备如何保管、怎么取用等,目前还缺乏统一规定,一些地方为急救设备上锁而全然不顾取用方便的做法难以避免。接下来,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早出台规定,明确公共场所取用急救设备应以便捷最大化为原则,从制度上对包括扫码使用、人为上锁等做法说“不”。同时,可以适度加大对急救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日常管理与维护方面,不妨对急救设备出现一定程度的损耗率持宽容态度。对于施救者,则应扩大急救免责的内涵,将急救设备遭非故意损坏列入免责范围,最大程度为公众敢于、善于使用急救设备扫清障碍。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