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道班”的养路工人接力驻守云端天路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守护天路七十载 雪域之巅铸路魂
巍巍唐古拉,迎风高山之巅,极目莽莽雪原。
这里被称为“风雪仓库”,“雄鹰都飞不过去的高山”。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青藏公路途经的最高点。全长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如巨龙蜿蜒在雪域高原,将西藏与祖国腹地紧紧相连。
年平均气温零下1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5%,一年有120天以上刮着8级大风——当记者跟随“雪域高原焕新貌”采访团来到这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路段,几座黄色的小房子跃入视线。
这里是国道109养护保通点,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养护点,1990年被交通部命名为“天下第一道班”。
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养路的道班也同时成立。
70年来,一代代高原养路工人驻扎于此,用信念、忠诚与热血,践行着“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在雪域之巅唱响担当奉献的生命赞歌。
坚守:风雪近了,路不能断
109养护保通点目前共有39名职工,大多数为“路二代”“路三代”,他们承担着青藏公路唐古拉山路段59公里的养护保通任务,每年修理路段坑点1万余个。
9月中旬,中秋节就要来临,43岁的道班工区长地噶却一直挂念着一件事:风雪近了,路不能断。
青藏公路是西藏与外界联系的生命线,承担着85%以上的进藏物资和90%以上的出藏物资运输任务。109道班驻守的唐古拉山路段,9月就开始下雪,最低气温达零下36摄氏度。冻土夯实,如遇大雪,只能人工铲雪保通。
地噶有一张黝黑而坚毅的脸。2014年5月,“路二代”地噶来到道班工作,他的父亲曾在109道班干了一辈子。印象中,父亲总是在保通的路上很少回家,年幼的地噶也曾有怨言。多年以后,他选择了同样的工作,走过了父亲走过的路,才真正理解了这份工作的艰辛。
“海拔上五千,一步喘三喘”,更别说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夏天,冻土融化,地基下沉,路面塌陷,道班工人们修路填坑,及时抢修;冬天,风暴来袭,路面结冰,他们起早贪黑,疏通涵洞,铲雪保通。
2017年11月的一天,唐古拉山顶突降暴雪。为了疏通道路,地噶和工友们顶着凌厉的风雪,在山顶苦战4天4夜。饿了,就吃方便面、糌粑;累了,就靠在车里甚至路边眯一会儿。公路通了,大家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地噶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早已冻僵,连手套都摘不下来。
传承:筚路蓝缕,接力驻守
天路巍巍,见证筚路蓝缕的艰辛。
70多年前,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11万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大无畏气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凿出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两条“生命动脉”,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俯身做路石,立身是路标。一代代养路工人接力驻守云端天路。如今,“天下第一道班”也迎来了年轻一代。
吉巴是名“00后”,2022年,她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专业毕业后来到109道班。
“晚上下雪,白天结冰,我们在唐古拉山顶保通了3天3夜,没下过山。”工作第二年5月的一天,一场大雪突袭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吾金旦增是“路三代”,奶奶和母亲都曾是道班养路工人,他的手机里保存着祖孙三代穿着道班工作服、坐在一起的合影。“我经常会看一看这张照片,想想她们是怎么坚守下来的,她们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吾金旦增说。
现在,道班的工作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传统养护方式逐渐转变为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养护方式,工人们的住宿、医疗条件等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唐古拉山有多少片雪花,这里就有多少个动人的故事。
由于进出藏的司乘人员、游客容易在高海拔路段上遇到险情,2009年,109道班成立救助站,累计免费救助上万名路人。20多本留言簿、300多面锦旗、3000多封感谢信,讲述着这个“爱心驿站”里不胜枚举的温暖故事。2024年3月,109养护保通点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
丰碑:时代变迁,历久弥新
在获救助游客的感谢信中,常常能看到道班工人被称赞为“英雄”。
“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只是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工作。”地噶笑着摇摇头说道。
这些养路工人们,是儿女,是父母,是丈夫,是妻子。地噶有一个快5岁的儿子,在县城里上幼儿园。他拿出手机给记者翻看儿子的照片、视频,有孩子背着书包的背影、拿着小红花的笑脸、画画的样子、睡觉的样子……
37岁的边措有一双笑起来像月牙的眼睛。来到道班10年,她爱在工作时唱起那首《青藏公路之歌》,“战风雪,斗严寒,常年战斗在青藏线,各族兄弟团结紧,我们是高原护路人……”歌声一起,大家就都加入了进来。
环境越艰苦,内心越火热。唐古拉山的风把高原养路人吹成一团火。39个人,39双手,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劳动中,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高山亘古挺立,江河雪原铭记。
“天下第一道班”,是矗立在风雪唐古拉山口的一座灯塔,“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点亮了它。一代代奋斗者在“生命禁区”用生命守护天路通途,在雪域高原铸就出不朽的精神丰碑。
时代变迁,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