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咖啡第一镇”培养技能人才、拓宽增收致富新渠道
福山咖啡“上新”记
在海南,澄迈县福山镇有着“中国咖啡第一镇”的美誉。福山咖啡历史悠久,以其优秀的品质、独特的风味驰名海内外。21世纪初,由于缺乏相关人才、品牌影响力等原因,致使福山咖啡“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福山咖啡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从种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条,培育众多咖啡从业者和技能型人才,成为海南咖啡产业的一张名片。
日前,《工人日报》记者走进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探寻福山咖啡如何打响招牌,融合多种新业态带动当地增收致富。
全产业链培养技能人才
8月18日,在海南省总工会和澄迈县总工会主办的2024年福山咖啡师冠军挑战赛现场,来自澄迈的优秀奖得主陈瑞南告诉记者:“在近4天的比赛中,我们本土的咖啡师与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进行了很多交流,拓展了眼界,也激励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
以产业精准培养人才、以人才靶向培育产业,从2021年开始,澄迈县总工会共举办咖啡师技能培训班9场,累计培训咖啡师800余人,覆盖全县咖啡师从业人员的70%以上,其中85%的从业者取得不同等级的咖啡师证书。
在全国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才存共享农庄,每周都有来自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省农干校及省咖啡协会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学员们在这里亲身体验研磨、烘焙、冲泡、拉花等咖啡制作的全过程。近两年时间里,已有超500名咖啡行业从业人员来到这里进行培训。
“目前,我们围绕咖啡行业开展的培训项目还包括种植、鉴豆、教育培训和服务行业等,扩展到咖啡农、鉴豆师、烘焙师、咖啡品鉴师以及咖啡培训师等多个角色,实现对咖啡产业全链条的覆盖。”澄迈才存共享农庄咖啡产业负责人、高级咖啡师冯宝向记者介绍。
打响福山咖啡招牌
“我进入咖啡行业9年多了,像咱们福山咖啡豆质量这么高的可真不多见。”2024世界拉花艺术大赛中国总冠军陈卓豪感叹道,福山咖啡豆外形饱满、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甘绵长。
“福山”咖啡品牌创始人徐秀义遍访各地咖啡加工名师,集各家之所长,取回国内外近百种咖啡样品进行比较,终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摸索出适合福山咖啡的咖啡种植技术与加工工艺,并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业,创建“福山”咖啡种植园,创办“福山”咖啡加工厂,让福山咖啡的香味重新弥漫在这片土地上。
“创办初期,靠手工加工咖啡,产量低,质量不能完全保证。”澄迈福山咖啡联合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南省咖啡协会会长徐世炳告诉记者,为此他决定改良种植技术、引进现代化工具,以发展咖啡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同时,选用单株产量最高、最饱满的咖啡苗做种苗,合理密植,提高咖啡豆的产量、保证其质量。
在这样高标准的生产下,2010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福山”咖啡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评选为十佳消费品牌企业;2013年,获得“中国质量诚信企业”称号;2015年,“福山”咖啡被评为首届海南老字号品牌;2020年,获批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保护。
融合新业态拓宽增收渠道
2018年,澄迈福山咖啡体验中心落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将乡村和咖啡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除了农旅融合,“咖啡+”还有更多新的可能,“咖啡+书店”“咖啡+露营”“咖啡+音乐”等新业态正散发新的魅力。咖啡新业态的出现,也拓宽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现在村子里有很多人都在咖啡文化风情镇上班,做咖啡师、销售员、讲解员的都有,不用外出打工也能挣到钱。”福山镇文生村村民朱女士笑着说道。
2022年,福山建成全国首个以咖啡为主题的特色文旅小镇,将咖啡加工生产、旅游观光、研学培训等进行融合,实现“咖啡+”多元化发展。这种模式不仅推动了当地咖啡产业的发展,还带动周围村庄经济发展,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起到关键作用。
“我们通过构建企业与村集体、农户的三方利益联结体,和村委会、居民小组进行合作开发咖啡馆、咖啡特色民宿、咖啡露营基地等项目,并创办澄迈才存乡村振兴学院,将村民培养成掌握更多技能的‘新农人’,进一步提高收入。”才存共享农庄创始人徐取俊向记者介绍,新业态不断出现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和地,不仅可以利用村里闲置的土地资源,还能增加群众土地租赁、自主创业和就近务工的机会,实现村民多渠道增收。
截至目前,才存村已有25位村民通过培训入职共享农庄,带动53户236人贫困户脱贫,解决了贫困家庭就业和11位村民长期就业问题,实现了50户农户连续3年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