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间操成为职工的“心头好”
据10月22日《成都商报》报道,近日,四川省疾控局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在为期三年的活动期间,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操覆盖率达50%。
对很多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来说,工间操既熟悉又陌生。早在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正式规定每天上下午各抽出10分钟工作时间做工间操。1981年,国务院又重申了相关要求。一段时期内,工间操曾在全国广泛流行,集体做工间操是不少年长者的美好回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工间操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新世纪以来,《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也提及了工间操制度,各地还曾陆续提出恢复工间操,但坚持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工间操仍有坚持做下去的必要。如今,不少上班族工作繁忙、久坐不动、较少参加体育锻炼,而做工间操不需要特殊的场地、设备、服装或器械,动作简单易学,锻炼强度适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都很友好。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常态化做好工间操,有助于促进职工的身体健康和身心愉悦,普遍提高国民体质。
把工间操常态化做起来,首先需要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提高认识。现实中,不少单位的管理者觉得工间操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做操会耽误时间和工作。而且,相关政策措施亦多为倡导性质,并无强制性,能否推动落实工间操制度,还要靠管理者的重视和拍板。
其次,推行工间操制度,还需要创新形式、丰富内涵。目前,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间操大多在沿用第九套广播体操。而据媒体调查,工间操推广的困难人群是年轻人,在不少年轻人看来,工间操形式单一,不符合其锻炼兴趣。对此,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妨考虑将工间操与健身操、毽球、跳绳、太极拳等相结合,相关方面也可推陈出新,针对不同人群、场地推出差异化的工间操,更好地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
此外,各类媒体也可以为推广普及工间操助力,广泛深入宣传相关单位日常做操、集体展演等活动,影响、带动更多单位和职工加入其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工间操电视或网络竞赛、评比等活动,让工间操成为更多职工的“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