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做号党”毁掉的是信任感
“骑手带着患儿送外卖”“媳妇被打进山洞求生”……尽管一再整治,但自媒体摆拍卖惨欺骗公众的事件仍然屡禁不止。
《北京日报》评论说,“开头一张图,其余全靠编”,有的“做号党”一天就能生产成百上千篇文章。真实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基石。网络平台拥有数亿用户,任何一点内容上的风险,都会被指数级放大,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平台守土尽责,监管重拳出击,人人擦亮双眼,才能让“做号党”玩不下去,让“狼来了”的闹剧再少些。
◇警惕“AI污染”乱象
利用AI生产虚假新闻、论文因使用AI虚假配图被撤稿……AI伪造文本现象越来越普遍,引发了关于“AI污染”的讨论。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说,AI快速编织的“知识体系”,一方面可能使人们的思辨能力产生退化,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公众认知困惑。若AI生成的虚假、垃圾内容“回流”互联网,成为训练AI模型的新数据,或使AI的输出质量断崖式下降,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此外,“AI污染”还涉及法律、伦理甚至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整治“AI污染”、打造清朗安全的网络家园,需要各部门同抓共管和全社会共同参与。
◇铲除“职业闭店人”滋生土壤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对两家闭店企业及3家背债中介机构、两名闭店人立案调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告破。
《新华日报》评论说,“职业闭店人”被称为“不怕打官司”的“第三人”。虽然商家圈钱跑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但由于“职业闭店人”手法“专业”,选择雇佣的“背债人”没有偿还能力,哪怕消费者起诉到法院并胜诉,也拿不到赔偿。该案查处释放出对“职业闭店人”及其背后灰黑产业链零容忍的强烈信号。当然,更好呵护消费信心,除了事后严打,还需进一步铲除“职业闭店人”的生存土壤,让“职业闭店人”彻底失去市场。(陈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