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12月01日 星期一

【艺评】重新认识“弱德之美”

于灵歌
《工人日报》(2024年12月01日 04版)

近段时间,世人纷纷悼念叶嘉莹。

11月24日下午,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逝世。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叶嘉莹被世人所追忆的,不仅是她在古典诗词研究上的卓绝贡献,更是她深沉坚韧的品格,其一生所映照出的“弱德之美”——历经苦难,却始终在困境中持守信念,以诗词为舟渡过人生的风浪,为他人点燃精神的明灯。

认识一名听过叶嘉莹讲公开课的南开大学学生,即便所学并非中文专业、已经毕业十余年,他始终难忘那堂课带来的震撼:“课堂上,80多岁的叶嘉莹精神矍铄,气宇轩昂。几百人的礼堂里,座位上、过道上乃至窗台上全部坐满了老师和学生,仿佛都被她的讲述拢在了一起。听她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诗词创作和研究,只觉得她站在讲台上,有一种无可替代的生命力,就像一株百年老树,深深地把根扎在这里。”

叶嘉莹生命力何来?她选择持守,持守中华古典文化的根,也持守自己的信念,生发出“弱德之美”,但她从不是弱者。她一生经历了家国沦丧、丧亲之痛、人生辗转的动荡,始终投身于古典诗词,认为那些文化词句不仅是审美的选择,更是心灵的容器,能够承载苦难的重量与人性的柔情,并坚持将这份“弱德之美”通过讲学传递,晚年主动回国投身教育,由此也深刻地激励着后人。在叶嘉莹的生命美学里,“弱”并非无能或退让,而是内敛的力量,是一种在面对无常时的包容与坚持,是于不争中守得精神的完整。

在崇尚力量与成功的现代社会,世人总爱崇拜强者,但在叶嘉莹身上,人们重新认识柔弱。有学者指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人害怕被视为弱者,拒绝承认人性中本有的脆弱与依赖性,不愿意承认弱甚而“恐弱”。在追求与强者比肩的路上,这种恐惧强化了“强者”话语体系,从而进一步压制和否定了柔弱、依赖与共情的价值。叶嘉莹的“弱德之美”恰恰在这一语境下提供了一种示例:真正的力量不是抹去弱点,亦不是屈从,而是承认并拥抱柔弱的存在,以柔软的力量抵御外界的压迫。正如叶嘉莹所言:“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