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选聘科研人才当“科技副总”进企业——
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今年,我们将针对更为复杂的初次髋、膝关节置换及关节翻修手术的临床需求,采用零重力补偿等技术开展研究,研制新一代关节置换骨科手术机器人。”12月2日,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孙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这一创新项目的推进,不仅体现了“科技副总”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展示了校城融合、产学研结合的巨大潜力,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孙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他主要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短短几个月,他与企业团队共同研发的iBot关节手术机器人便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
“科技副总”是北京市昌平区立足攻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难题,从“需求端”出发创新提出的柔性引才机制。该机制精准链接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实现了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进一步密切了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
昌平区科教资源丰富、智力资源密集,拥有41所高校及其分校区,汇聚了4.8万名研发人员。然而,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形成经济价值的比率并不高,科研成果和企业技术攻关之间存在真空地带,双方缺少接触的机会。为此,昌平区积极研究借鉴先进地区政策与经验,于2023年初启动了第一批“科技副总”专项课题征集及选聘工作。
从立项到评选,历经4个月征集和筹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计量院基准工艺所、北大国际医院等高校、科研机构与天新福、吉因加、爱康宜诚等区内重点企业积极参与申报课题,涉及生物医药、先进能源、先进制造等7个领域的32个优秀课题脱颖而出,达成合作意向。2023年8月,首批32位科学家、高级科研人员获聘“科技副总”,分赴29家企业开展科研攻关。
为确保“科技副总”项目顺利进行,2023年4月,昌平区制定实施“科技副总”柔性引才工作实施意见,通过建立科研成果校企互认机制,将“科技副总”服务期间取得的科研创新成果,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价值贡献,作为其在派出单位晋职、晋级、评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重要依据,打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才兼职任职堵点,促进了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有效流动。
不仅如此,“科技副总”横向课题获得审批后,属地与接收企业按照对应比例匹配课题资金,同时为“科技副总”提供生活补贴。
“我们还建立了‘科技副总’常态联系服务机制,优先推荐参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享受市区人才政策,允许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兼职兼薪、按劳取酬。”昌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2024年6月,经过专家评审,生物医药、先进能源、先进制造等8个领域的39个优秀课题脱颖而出,获得昌平区第二批“科技副总”立项支持,“属地搭台、企业出题、高校揭榜、引才促产”的发展模式正加速构建。
近日,《昌平区“科技副总”柔性引才工作实施意见》2.0版正式公开发布。第三批“科技副总”申报工作也正式启动。这次政策再度升级,“科技副总”派出单位范围扩展到全国范围内的985和211高校、重点高校的“双一流”学科专业、知名三甲医院以及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对于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科技副总”课题项目,按项目转化、产业化投资总额的30%给予资金补贴,补贴总额最高达500万元,补贴给合作企业。
截至目前,“科技副总”接收企业共获得课题补贴资金2050万元,“科技副总”专家获生活补助340.8万元,共计2390.8万元。
此外,昌平区在摸排调研中,还关注到科学家对人事关系、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的考虑。为此,昌平区创新机制,把“科技副总”人事及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同步将“科技副总”任职经历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审优先推荐加分项,提升高校、科研机构人才服务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让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到企业兼职任职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