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三湘“丰”景有秘诀
初冬季节,在位于湖南常德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500亩良田正在进行数字农田和智能灌溉系统升级改造。布设在田间地头的物联网设施,将实现“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的数字化信息采集。从“看天吃饭”到“看数据吃饭”,智慧农业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这是湖南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近年来,湖南持续打造种业创新和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创新高地,加速推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23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5%,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83.46%,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整体位于全国第一方阵。
“种业硅谷”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强农必先强种。
作为“杂交水稻故乡”,湖南加快种业全产业链建设。岳麓山实验室,正加快培育具有湖南特色的国家种业领域战略科技力量。袁隆平院士生前倡议的“种业硅谷”,在省会长沙落地成型,已集聚近300家生物育种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拥有种业科研人员数千名,种业、农业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25家,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育种研究院所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我们打造的‘超级育种系统’,将一个品种的培育过程,从8到10年缩短为4到6年。”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副总裁纪绍勤说。隆平高科是由袁隆平院士作为主要创始发起人设立的现代种业企业,杂交水稻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去年实现营业收入超90亿元。“全国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榜单,该公司杂交水稻品种十占其七。
“传统育种方式要等动植物长大长高,才看得出性状到底好不好。分子育种技术则是通过分析具体什么基因影响什么性状,来大幅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实现精准育种。”华智生物分子育种技术智创中心研究员李乐博士说。
以华智生物为依托,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构建分子育种与生物智能大数据两大共性技术平台。“有别于前端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不同于后端的种子企业。我们主要聚焦生物种业创新链中间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转化应用为核心,提供技术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刘志贤介绍。
“院士一桌饭”
福寿双椒、柑橘大吉大利、国宴红烧肉扣三色饭……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曾举办过一场特别的菜品品鉴会,桌上12道美味菜品,均出自湖南“农业院士天团”之手。
以高水平创新人才为支撑,以产业急需为导向,湖南全力打造专业化梯次化农业创新人才队伍,大力推进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湖南省农业领域拥有8名院士,总数仅次于北京。”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艳青介绍。
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餐桌,“院士一桌饭”丰富了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更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我正在通过研究影响宁乡花猪生长速度的关键基因点位,来为宁乡花猪精准育种提供方向。”在位于湖南宁乡的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流沙河公司),印遇龙院士团队学生、95后博士研究生高静霞已进行该研究数月。
宁乡花猪是全国四大地方名猪之一,是“优质湘猪”振兴的重要“芯片”,被誉为“猪中熊猫”。包括流沙河公司在内的宁乡花猪从业企业,通过与印遇龙院士团队等科研团队、院所的合作,探索开展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优化利用。
“院士团队为我们的宁乡花猪量身定制了‘秘方饲料’。经过品种改良的宁乡花猪,瘦肉率提高了20%以上。”流沙河公司董事长李述初告诉记者。据了解,该公司年出栏宁乡猪杂优商品猪12万头,带动上万户农户从事宁乡猪产业,户均年新增收入4.6万元。
常德石门县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黄羽肉鸡生产企业。实现企业化规模化禽畜养殖和屠宰加工,离不开优质育种。由湘佳股份与印遇龙院士团队联合开发的肉鸡芯片“湘芯一号”,填补了湖南黄羽肉鸡育种芯片空白。“‘湘芯一号’的开发,有助于推动黄羽肉鸡由活禽交易向屠宰冰鲜销售的产业转型。”湘佳股份董事长喻自文介绍。
“百亿强机工程”
“这款农机驾驶舱搭载了空调、音响,舒适度非常好。农民朋友穿着皮鞋犁田耕种不是梦。”在益阳富佳科技有限公司,几款机头造型科幻的农机接连上场,演示360度原地掉头等“特技”。该公司针对南方丘陵山区及现代化设施农业市场开发的纯电动机型,可选装辅助驾驶、无人驾驶、AI智能作业等智能模块。“无人驾驶农机实现了‘人不下田’。”公司项目负责人陈菲介绍。
富佳科技研发的智能化育秧设备,则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棵秧苗的全流程机械化。从供盘、供种到覆土、码垛,只需1.8秒就能出一盘,1小时出盘量可服务1000亩大田。
“你好,小拖,原地转弯。”工作人员发出语音指令后,一款红色农机迅速响应。这款由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纯电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拥有“智慧大脑”,可搭载多种农具,满足耕种、播种、施肥、收割等多项需求。
近年来,湖南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立足南方农业生产特点和丘陵山区特色,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农机高地加速崛起。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工程机械头部企业,将在工程机械领域积淀多年的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等经验融入农机制造,推进农机装备升级。传统小农机生产企业加速转型。
2023年,湖南启动实施“百亿强机工程”,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高地。截至2023年,湖南农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2家,农机装备总产值超过290亿元。全省农机合作社总数达6200家,90%以上开展了代耕、代育秧、代插抛、代收、代烘等机械化作业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