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还培养了一批年轻技术骨干
“创新之火”点亮老油区
最近,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11支科技创新团队分别获得采油厂7万元的“红包”奖励。同时受到重奖的,还有2024年荣获胜利油田科技进步奖的4个科技项目和参加全国性、区域性技术交流获奖的18名科技先进个人。
据悉,88.8万元“红包”重奖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和个人,奖励力度之大为该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科技创新是破解特高含水期开发难题的金钥匙,更是推动老油田焕发新生的核心引擎。”该厂党委书记、副厂长李岭松说。
作为油田开发系统最老的采油厂,面对近年来资源接替不足、开采程度高、措施成效降低等“瓶颈”问题,胜采厂将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上,力求依靠科技进步挑战开发极限。
已经开发了60年,累计产油超过了2亿吨,如何在低成本下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聚焦页岩油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该厂成立了11支科技创新团队,由油田高级专家、厂首席专家等领衔,多部门协同,形成了课题攻关、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一体化的创新机制,向科技创新要产量、要效益。2024年,这个厂完成原油产量148.99万吨,实现超产3.39万吨,油田排名第一。
胜利采油厂地面工程专家邹翔带领的高效措施调整技术团队,创新的“十大高产措施”模式,通过表外储量、尖峰探底、变位挖潜等挖潜举措,在措施井次同比减少120口的情况下年增油6.36万吨,自然递减率降至8%以下,地层能量回升26米,综合含水量连续3年保持下降趋势。
胜坨开发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化学驱已成为确保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2024年,该厂化学驱技术攻关团队,以大幅度提高经济采收率、打造高效三采为目标,创新构建起了“全类型促效调整、全周期流场调控、全方位工艺配套、全流程质量管控”化学驱高质量开发技术体系,三采增油完成17.4万吨,已累计提高采收率5.5%。
高效注水是采油厂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高效注水技术攻关团队牢固树立“今天的注水质量就是明天的原油产量”理念,以“兵团作战”模式,开展地质工艺一体化攻关。聚焦低渗透油藏提能量,他们创新压驱开发技术,形成了整体压驱、分层压驱、精细压驱为主导的“3+4+4”模式,让低渗透油藏原油产量实现了“箭头向上”。
科技创新团队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还培养了一批年轻技术骨干。地质研究所青年技术骨干黄志伟工作不到5年,但他热衷于研究和创新。在创新团队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他在短时间内研究完成了《东营凹陷胜坨油田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规律与勘探挖潜分析》这一成果,斩获第九届山东地学科技创新奖。实现了胜采厂在该领域的历史性突破,其本人也收到了采油厂奖励的1万元“红包”。“采油厂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充足的资源,我将巧旋‘智慧钻头’,多打‘效益油井’,把能源饭碗端牢端稳!”黄志伟的话语掷地有声。
2024年,胜利采油厂先后承担中石化科技项目3项、分公司级项目10项,荣获油田科技进步奖5项,申请国家专利24件,在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石化联合会等全国性技术评比中斩获一等奖7项,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位居油田开发单位前列。
“在推动特高含水老油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解决好当下的问题,也要针对长远发展持续发力破局。这种破局已经不是简单‘把1变成2’的量变,而是‘把0变成1’,再‘把1变成100’的质变提升、跨越式发展。我们将秉承‘层层可挖潜,处处可创新’的理念,努力延长老油田经济寿命期。”胜利采油厂厂长、党委副书记明玉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