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独家稿件-正文
【他山之石】工匠精神本质上即零缺陷精神
杨钢
//www.workercn.cn2016-09-13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们不仅要培养懂技术、会做事的工匠,更要培养懂技术、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工匠。而坚守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信念与零缺陷精神正是我们培养一流工匠的钥匙。

  工匠精神,从实质上讲即零缺陷精神,弘扬的是一种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工商业界身上逐渐消失的精神。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文化品格,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生存发展。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因此,文化内涵才是关键所在。而这正击中了“中国制造”的要害。因为这几十年来,“中国制造”一直以“量的扩张”为能事,逐渐失去“质的能量”。

  提起美国产品,以前想到的是可乐的“自我”,麦当劳的“现代”,如今则是apple的“创意”,星巴克的“惬意”;说到德国产品,则一如既往想起的是“严谨”、“精准”与“可靠”,正如我们头脑中闪现的一个个关于德国人和德国产品的传奇故事;同样,当我们消费日本产品时,也会被日本人执着、求细节、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打动、所感染。相比之下,国产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是疑虑与焦躁。正因如此,我们谈培育工匠精神,正是恰如其时。

  之前,日本人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一书甫一问世,即让人们趋之若鹜、引为美谈。秋山利辉作为日本最后一批真正的“学徒工”,深感“学徒制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摇篮”,便创立了“秋山木工”,并制定了一套长达8年的独特的人才培养制度,包含了成为一名好工匠所需的一切,既有心理建设、生活态度培养和心性的锤炼,又有基本训练、工作规划、知识和技术等。他把这套独特的人才育成制度浓缩成了“匠人须知30条”——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匠人精神》一书的核心内容。因为他坚信“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所以他时间和精力的95%花在教育人品,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其结果,每年他的徒弟们都能在日本木工大赛上名列前茅。如此,方可兑现其“为客户提供可使用100年、200年的家具,全部由拥有可靠技术的一流家具工匠亲手打造”的承诺。

  秋山利辉制定了“30条家规”,都是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修炼为人、技术和精神的功夫,虽然阐述的是一些具体的行为准则,本质上是以做人的道理作为真正杰出的工匠必备的条件。因此,其中包含着的是现代社会普遍失落的某些传统文化的神髓,比如, 必须是一个开朗的人,成为有责任心的人,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成为懂得感恩的人等等。

  如是,便明白他何以将“术之道”等同于成为一流匠人的“为人之道”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我并不希望只是培养‘技术’优秀,‘会做事’的工匠,而是要培养拥有‘一流技术’、‘会好好做事’的匠人。”

  相较之下,德国的学徒制则颇为不同,虽然与中日一样历史久远,但它纳入了国家“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为德国制造业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八成的高素质工人。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系统化的、高效能的和大批量的。《商业评论》杂志副主编刘雪慰曾专门到苏州的博世“学徒车间”驻场采访,并总结出德国具有典范意义的“博世学徒制”的4个特点:培养流程生产化,培养方式任务化,学习过程自主化,技术头脑商业化。

  有人总结出这种工匠精神的六大内涵:专注主义、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秩序主义与厚实精神。基本上是德国文化的体现:责任感、刻苦、服从、可靠和诚实。

  我们不仅要培养懂技术、会做事的工匠,更要培养懂技术、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工匠。而坚守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信念与零缺陷精神正是我们培养一流工匠的钥匙。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