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员工通过培训可以获取与工作有关的新技能、新知识以及适应新工作模式的能力,从而更有效率地进行经营和生产活动。同时,科学高效的培训,还能防止企业因为一时的人员流失而承受过大的损失,让企业及时补充因人员流动带来的劳动力和技术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培训可以使企业拥有一批对组织忠诚、熟悉企业文化、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越来越被企业所看重。如何高效、快速地将员工培养成为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重视的议题。
实践表明,员工通过培训可以获取与工作有关的新技能、新知识以及适应新工作模式的能力,从而更有效率地进行经营和生产活动。同时,科学高效的培训,还能防止企业因为一时的人员流失而承受过大的损失,让企业及时补充因人员流动带来的劳动力和技术的缺失,也可以让企业保持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培训可以使企业拥有一批对组织忠诚、熟悉企业文化、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帮助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
有关培训的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最早的培训概念出自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其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早期的培训理论,他提出了4条可以提高组织生产的效益管理学的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对公司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动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形成了一套工作体系来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已形成的体系来挑选员工,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再配以经济方面的刺激,使得整个企业的效率上升数倍。这一实验证明招募的员工可以快速学会如何在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下工作,从而提高招聘以及生产的效率,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益,开创了员工培训理论的先河,使得培训员工成为一门科学。
联想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1938年提出操作反射理论, 他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并获得奖励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联结造成的,也就是说通过条件反射这一本能可以使得学习这种联结增强,而这种反应强度由很多因素决定,例如获得奖励的数量或者学习的时间等。
社会学习理论。20世纪50年代左右,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提出,他指出人们会观察环境中表现突出的人来进行学习,并且当看到他人的学习经历和得到的待遇时,会模仿他们。
期望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维克托·弗鲁姆在他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中提出。这一理论认为,员工在认识到当他们的工作会得到组织的赏识和支持,且最后会得到有价值的回报时,员工的行为动机就会得到增强。
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法
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所有培训方法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培训者使用语言的形式,在室内有计划地向员工讲授知识,目的是传授给员工理论方面的重要知识点。这种方法对授课者要求较高,需要授课者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以及丰富的授课经验,这样才能吸引员工进课堂。 课堂讲授法简便易行,形式比较灵活,内容较为丰富。缺点是讲课过程枯燥,被培训者缺乏实际感受,并且讲师难以保证学员参与度。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也是经常被使用的培训方法之一,具体是指培训者对假设出来的或利用以往真实情况的案例进行描述来设立背景,让被培训者分组或个人进行研究和讨论,并对背景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案例研究法的优点是被培训者参与度非常高,能够锻炼被培训者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缺点是适合于被培训者的案例需要精心准备,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而无效的案例则对培训不起效果。
现场培训法。现场培训法是指让被培训者在上级管理者或资深员工指导下现场做某项工作来得到经验的提升。现场培训法多用于制造业企业中对员工进行培训,注重培养被培训者的实际技能。优点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领,可以传授许多微小细致的知识点,并且可以帮助老员工与新员工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缺点是在没有正确的管理制度时,老员工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来帮助新员工,并且由于老员工缺乏教学经验,整个培训过程不够科学系统。
工作轮换法。工作轮换法是指企业有计划地让被培训者在某一时期内在不同工作岗位轮换工作,从中观察被培训者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优缺点,同时使他们获得这些岗位的工作经验。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被培训者能够更加了解组织的运作机制,明确自身所适合的工作岗位,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使管理者能更好地处理不同部门间的互动问题。不足之处是只能适用于通用的管理人员,而不能用于专业的技术人员。
培训的发展趋势
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尤其重视培训方面的投入,其投资占GDP的2.15%。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表明,比起那些在培训上花费较少的公司,平均花费1575美元在单个员工培训上的公司获得了额外24%的总收入及218%的利润增长。
从既往的培训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培训从开始的简单、纯粹以人完成一项工作的机械化、标准化的教学,发展到以人为本、融入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来提高培训效果。在未来的培训中,会有更多更加人性化、高科技以及更高自由度的培训方式出现。未来培训趋势会有如下的发展。
一是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的本质。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来提高受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动力,管理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会更加深入地进行合作,来对培训过程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
二是培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手段也可以用于培训过程中,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被培训者的不适感。例如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被培训者亲身融入工作环境当中,不仅取得更加真实的第一视角感受,也能让培训更有乐趣,让被培训者更加投入到培训环境中。
三是改善理念,将终身学习这一概念更加深入地引入培训过程当中。让被培训者在培训中不仅学到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如何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以适应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改变,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可持续发展。
四是企业培训与校园学习模糊化。不再强调在职培训和校园学习的区别,而是将两者融合,让学生可以在校园自己选择学习一些企业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也可以选择在企业内接受学校内的共同性知识。
五是更加科学的反馈与评估。要使企业的每一次培训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跟踪每位学员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并做出指导,使培训的效率最大化。
六是将培训与企业文化和环境结合。在培训人们的知识、终身学习的概念的同时,企业也会将自身的文化和环境融入培训过程中,让被培训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并对企业更加忠诚。
七是让员工之间分享知识、相互培训。在未来,借助越来越先进的社交软件,员工们可以随时随地相互学习,将成果与整个组织分享。这种员工之间信息共享的形式,可以使得工作所需知识在员工中传递得更加快捷、精确和及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发言摘编 | 2014-01-06 |
上好民主集中制“三堂课” | 2014-01-06 |
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 2014-01-06 |
改革创新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 2014-01-06 |
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2014-01-06 |
专题报道:“量质齐增”,打造工资集体协商... | 2014-01-06 |
为推进宁波全面深化改革汇智聚识 | 2014-01-06 |
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 | 2014-01-06 |
浅议如何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 2014-01-06 |
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 | 2014-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