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诗和远方-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中工原创

寻梦诗和远方

陈兴万
2020-12-11 15:23:52  来源:中工网

  诗和远方,从来都是人们的向往。每个人的心中,又都有着不同的诗和远方。

  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成就了一个个名动天下的杰出诗人,留下了一首首恒久传诵的不朽名篇,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有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激昂,有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与哀伤……在历史的天空中述说着自己的诗和远方。

  来到福建古田会议会址,肃立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雕像前,抬头仰望毛主席的伟岸身姿,低头细读基座镌刻的毛体书法诗词:“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些创作于闽西,描绘当年如火如荼革命斗争生活的诗词,尽管早已耳熟能详,如今读来,却是一番全新的感悟和直击心灵的震撼,似醍醐灌顶。

  毛主席的诗和远方,是如此豪情万丈、志存高远——他要淬炼一把直指苍穹的真理利剑,划破当年那密布天空的层层乌云,让太阳的光芒洒向中华大地,把温暖带给生于斯长于斯的劳苦大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19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外出求学后,一生都在写诗作词。从《西江月·秋收起义》第一首军旅诗起,原本穿长衫的他开始带兵打仗,开始用枪杆子改写中国历史,开始在马背上横槊赋诗。毛泽东也曾说,“我的确曾经写诗,那时我过着戎马生活,骑在马背上有了时间,就可以思索,推敲诗的押韵。”

  动则讲武策,静则思经传。在那段峥嵘岁月里,他军旅沉思,马背行吟,登高必赋,诗作不断。《清平乐·蒋桂战争》《如梦令·元旦》《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些诗词有指点江山的激扬,有众志成城的豪迈,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万里长征的凯歌,有横扫千军的畅快,有天翻地覆的慷慨,总是在逆境中彰显从容,在曲折中展现刚毅,在黑暗中蕴意光明。正是这种吐纳风云、挥斥方遒的豪迈和气度,使得他审时度势、纵横捭阖,在短短28年间,缔造出全世界人数最多的第一政党,建立了一支装备简陋但几乎战无不胜的钢铁军队,一个基础赤贫然而精神却无比强大的新兴共和国。

  从一个呼唤革命的热血青年,到投身革命熔炉、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指挥者、领导者,毛泽东的军事才能不是军校培养出来的,而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磨砺出来的。这些诗作,正是这种磨砺和他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一书中这样评价:“毛真正的创造性在于他把三样东西结合在一起:枪,农民武装和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哪一方面,毛都不能称为先驱者,但他是把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个人。”他遵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基本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武装斗争,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方针原则,对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士兵进行政治训练,不断纠正各种错误思想,从而才把来自山沟里的农民武装建设成一支新型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这样的“三结合”,历史上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和巴黎公社没有,列宁、苏联红军和十月革命也没有。从茅坪到永新,从大柏地到长汀,从湖雷到白砂,从龙岩到上杭,一路实践,一路探索,一路争论,直到古田会议,才实现了这一伟大的“三结合”。从此,在“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一句诗和远方,让人无限遐思和憧憬,但回望中国革命历程,却艰苦卓绝。在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历经坎坷,用他的话说:“主要是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仅在古田会议前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就经历了三起三落——1928年3月,中国共产党湘南特委撤消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前委书记职务,并强令革命军离开井冈山;1929年9月,红四军在龙岩召开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1932年10月,宁都会议撤消了毛泽东红军总政委和前委书记职务。“对于那些冤枉和委屈,对于那些不适当的处罚和错误的处置,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从此消极,很气愤,不满意;另一种态度是把它看作一种有益的教育,当作一种锻炼。”毛泽东做到了“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在他的诗和远方中,丝毫没有消极悲观的情绪,而是洋溢着无坚不摧的昂扬斗志和克敌制胜的坚定信念,充满着他的思索、理性、炽热和深邃。

  古田会议已过去整整91年,当年的烽火硝烟、厉兵秣马已然不在,在这座面容慈祥的伟人雕像的见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在咫尺,我们正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这是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辛勤和汗水铸就的,是那种不屈不挠、可歌可泣革命传统和永恒精神的发扬和延续。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古田会议会场,我们感受着初心浸润;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关口,我们使命在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的诗词让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让我们乘着古田会议的光芒,不断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闯过惊涛骇浪,大步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诗和远方。

  (作者系福建省三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编辑:张苇柠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劳动实现美好梦想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继续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 劳务协作:“铁杆庄稼”开出“幸福之花”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鼓励支持东中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 以史为鉴推动工运理论研究创新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总结了中国工会95年来的成就和经验。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