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二、理直气壮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让高校领导干部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播者,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浙江大学致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育人的全过程,创新形式,扎实推进,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组织开展为期近两年的“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创新,主动回应学生关注热点,把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得理直气壮、深入浅出,让同学们真懂、真信、真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解决好师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牢固树立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理直气壮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和宣传思想阵地建设
高校具有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对于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起源于西方,现有的社会科学知识许多都是在西方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运用其范畴、方法、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问题,必然会遇到它的解释力的困难与局限。因此,基于中国本土经验,超越西方话语体系,超越简单译介西方理论或介绍中国故事,是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对于世界社会科学的重要贡献。
浙江大学鼓励广大师生基于中国经验创新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建设具有自我主张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特别是着力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3年来,学校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建设,深化对中国道路和浙江经验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不断巩固、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在不断加强课堂、论坛、讲座管理,巩固壮大校报、广播电视等主流舆论的同时,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推动各类宣传力量向网上聚集、在网上发声,不断放大正能量。面对纷繁复杂的网上舆论生态,不断健全统筹、研判、联动、处置机制,努力打造全媒体平台,增强立体传播能力,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
浙江大学注重开拓新媒体增强网络正能量。学校设立新媒体工作办公室,着力办好新媒体平台,大力鼓励院系、部门逐步建立本单位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矩阵功能,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效联动与聚合传播,大力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党委对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加大院系二级党组织宣传思想工作人员配备、经费支持,切实保证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力开展。
研究显示:外媒报道世博总体客观友善 | 2010-07-28 |
合肥推“两个胖胖欢迎您”城市雷人口号意义... | 2010-07-28 |
吴新雄:大力发展江西红色旅游 促进绿色科... | 2010-07-28 |
文化部部长蔡武解读:美术馆免费开放等热点... | 2010-07-28 |
文化部规范“名人故里”的思索 | 2010-07-28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不能没有自己国家烈士公墓 | 2010-07-28 |
外媒:中国游客豪购再引议论 夹杂不成熟与... | 2010-07-28 |
专访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 | 2010-07-28 |
六个字母编织的图景 | 2010-07-28 |
中国互联网发展站上历史新起点 | 201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