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三线精神”研究报告
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www.workercn.cn2016-06-28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1965年,出于备战考虑,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设“三线”的主张,决定把处于一线地区的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和科研院所,转移到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腹地部分的“三线”地区,开始了长达15年、涵盖中西部13个省区、投入2000多亿元及上千万人力的“三线”建设。六盘水作为“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从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到形成三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历经50余年峥嵘岁月,“三线精神”在这座三线城市传承不断、历久弥新,已转化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线精神”的丰富内涵

  “激情拓荒、聚才胸怀、先行担当、合力攻坚”的“三线精神”,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六盘水市在落后境地下奋发有为的共同价值观念,是新时期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激情拓荒”是“三线精神”的基本特征。“拓荒”是渗透在“三线”建设者骨髓里、血液中的高尚品质。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贵州“三线”建设地区历来都被视为蛮荒之地,边远、落后、贫困、闭塞是其标签,更谈不上现代意义的工业,相较于全国的老工业区,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困难的国内形势,面对自然条件恶劣和困难重重的矿区形势,“三线”建设者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拓荒精神,凭着“不想爹不想妈、不出煤来不回家”的坚定,凭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执着,抢晴天,战雨天,住“干打垒”,睡“大通铺”,饿了啃窝窝头,渴了喝山泉水,主动争、主动闯、主动干,在短短时间内创造出一对接一对矿井建成投产、一个隧洞连一个隧洞建成通车、一条生产线接一条生产线建成运营的人间奇迹,许多工程不仅提前完成任务,而且是保质保量的政治工程、样板工程。“三线”建设者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荒凉之地镌刻起六盘水市这座屹立于江南煤海的历史丰碑。

  “聚才胸怀”是“三线精神”的关键所在。“三线”建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成建制调集十万建设大军开赴六盘水市,这次大规模的人才聚集,拉开了六盘水市开发的序幕,正是这一代人,奠定了六盘水市发展的基础。如今,他们的子孙后代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通过“三线”建设,数万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扎根落户,中央各部属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组成的“五路大军”,至今仍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这批人才已经成为建设六盘水市的重要力量,不少人还走上领导岗位。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六盘水市决策者们又以开放胸襟、聚才胸怀,迎来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投资者,他们纷纷带着资金、带着信息、带着技术、带着市场,携家带口涌入六盘水市,如今,这批人已经成为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先行担当”是“三线精神”的核心价值。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的当天,六盘水市正式建市。可以说,六盘水市是踩着改革开放步点应运而生的,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改革开放的特殊基因,是改革开放的先锋,是贵州后发赶超的1.0版。从1965年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1970年成立六盘水地区,到在毕节、安顺、兴义三个地区分别划出一个县,成立水城特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建设我国最较早的一批以工带农、以农保工的工业化城镇化特区,再到撤地建市,三个原先分属于不同地区、偏远落后的农业县,整合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三线”建设时期的100亿元投资,为六盘水市乃至贵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崛起了一大批现代化工矿企业,奠定了以国防工业为主体,包括煤炭、冶金、机械、磨料、化工、建材等行业在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开创了六盘水市工业文明新时代,奠定了贵州的工业基础。如今,许多参与建设的老“三线”人无不自豪地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今天的六盘水市,就没有贵州能源材料工业基地。

  “合力攻坚”是“三线精神”的突出特质。20世纪60年代,10万建设大军从零起步、一砖一瓦、奠定基石,在大片的荒地上建起生产厂房,在绵延的大山铺就铁轨、公路,荒芜的地区变得人声鼎沸,先进理念、前沿技术、社会事业、工业文化和城市文明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10万建设大军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齐心协力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速度和业绩,10个月,续建六枝煤矿、修建轻便铁路和准轨铁路、新建地宗筛分厂四项工程竣工。7个月,盘江化工厂(六七一厂)从勘测到主体厂房完工。5个月,水城钢铁厂从确定厂址到完成施工图设计。10万建设大军合力攻克了一项又一项世界性难题,研制出的歼教7飞机在第37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震惊世界,攻克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关键部件的技术难关,生产的液压挖掘机、两相交流伺服测速机组等获得国家银质奖。

  “三线精神”的重要意义

  “三线精神”为六盘水市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在各种思想思潮相互冲击相互激荡的今天,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明辨是非,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努力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三线精神”蕴涵着厚重和丰富的价值元素,拓荒、聚才、先行、担当、团结,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是六盘水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政治信仰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引领。特别是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不仅是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更是锤炼政治品质、保持崇高精神的“加油站”“充气站”。在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征途上,“三线精神”仍然是六盘水市强大而永恒的价值引导力。

  “三线精神”为六盘水市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省委书记陈敏尔视察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时指出:“我们原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提出的构筑贵州精神高地,‘三线精神’就是我们贵州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线精神”是六盘水市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为攻坚克难、协力争先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六盘水市是一座以“三线”文化为底色的多彩文化城市,20世纪60年代的火车、“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标语、文化广场上摆放着一台台车床和背坐相连的铁椅……这一切都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烙印、文化标签和城市符号。“记忆”的概念,塑造了“文化”和“精神”的品牌,增强城市的文化感召力。

  “三线精神”为六盘水市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工作推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近年来的“三变”改革,正是六盘水市传承弘扬“三线精神”的又一成功创造。“三变”改革聚焦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有效调整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了扶贫开发模式,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放眼如今的六盘水市,凡是“三变”搞得好的地方,村庄面貌变化就大、产业发展就快、农民收入就高。“三变”改革正在向城市建设、国企改革等领域拓展。可以说,正是“三线精神”推动六盘水市变出了“三变”新思路,变出了“三农”新活力,变出了“凉都”新动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线精神”的传承发展

  “三线精神”是六盘水市的“根”和“魂”,是激励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传家宝”。

  坚持以“三线精神”构筑精神高地。加大“三线”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彰显“三线”文化魅力,增强六盘水市文化软实力。深入研究“三线”建设历史资料,进一步丰富“三线”建设博物馆馆藏。深入实施“一套书、一首歌、一个场馆、一部电视剧、一套文艺节目、一批‘三线’建设遗址”的“六个一”工程,把“三线精神”开发成为可读、可看、可听、可唱、可演、可参观体验的实体。把“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与弘扬“三线精神”结合起来,让“三线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

  坚持以“三线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六盘水市是改革的产物,未来的发展仍要靠改革,仍要当好改革创新的急先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看准的事先干起来,把能干的事先干起来,创造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新经验、新做法。     坚持以“三线精神”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应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做大做强城区,做优做特城镇,做精做美农村。统筹处理好当前稳增长与长远促转型关系,统筹抓好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变,带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努力闯出一条贫困地区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新路子。(执笔:李裴 王瑞军 陈祥)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