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不要以为你能“说服”父母
刘白
//www.workercn.cn2016-04-06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就像父母并不能掌握成年儿女的行踪,绝大多数儿女也没有充分了解父母的社交圈子和社交主题,这种疏隔在分散在两地的两代人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因为工作任务密集,我大概一个月没给父母打电话。在最近一次通话中,发现父亲聊天的关键词换成了一个网站。在这个网站买东西,过了一定时间,消费金额会全部返还给消费者。这种事明显自带传播驱动力,等我听说该网站的名字时,父亲和他身边所有的朋友、邻里都是它的会员了。

  父亲兴奋地说,你去研究研究吧,这是“互联网+”的新经济模式;又说,你去搜搜网页,某专家已经给了权威肯定。我泄气地说,不必看了,你答应我不会投入超过两万块钱就行。

  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没有面向公众的官网,只能靠软件私下运作;没有任何正规新闻媒体报道,只有公关团队自己放出来的消息。庞氏骗局的变种披挂上“新经济”外衣,精准定位三线城市和乡镇地区的中老年群体,靠着不断加入的下线给上线的投资止损。这个“模式”像割韭菜一样,没了一茬,又换个花样,再来一茬,但每次都能赢。

  真的,它们总能赢。数年前,父亲被朋友拉入一个可“投资”的远程教育网站,最终以莫名其妙地花了上万元钱告终。随后,亲戚朋友的口口相传又让他相信一种理疗仪能应对各种疑难杂症,全家每天轮流做“理疗”。现在,他使用的是一种从报纸广告中缝看到的“××神针”,据说每天将几块通了弱电流的布粘贴在若干穴位上治疗,连糖尿病都能治好。

  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传销、假药、三无保健品、理财骗局甚至邪教盛行的地区和人群都是重叠的。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都是同构的,都源于相信财富、健康、精神安宁可以通过偶然发现一次机会而空手套白狼的底层哲学。但父亲的屡屡“中招”,却让我难以如此“刻薄”地评价——他正直又乐善好施,一生没有被人用“贪小便宜”形容过。一旦一个空泛的人群具象化为父母,事情就出现了更细腻的解释需求。

  就像父母并不能掌握成年儿女的行踪,绝大多数儿女也没有充分了解父母的社交圈子和社交主题,这种疏隔在分散在两地的两代人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现实情况是:对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和小城镇的老人而言,如果他要读书,很少有社区图书馆或读书会;要听讲座,也罕有不卖药、不卖理疗仪、不推销理财产品的。能选择的社交和文化活动屈指可数,除了广场舞,就是这些以理财产品、“线上投资”、保健品买卖为主题的松散集会。

  借着这些活动,邻里间有了聊天话题,老朋友间有了聚在一起喝酒的机会。代理商组织的观摩活动变成了邻居一起短途出游的契机,产品推销现场成了休闲和社交的场所。精明的老人会讲述如何防骗;上过当的父母们会诉苦,听朋友们的安慰。这些琐碎的交流构建了他们的社交,使日常生活不仅是对着电视打盹、盼儿女的一个电话,或者是等着孙辈的寒暑假到来。

  在生日和节日送礼物、给父母订杂志买书,在他们来和你相聚的日子里,带他们去看电影、话剧、主题展览——我相信我们都在这样做。但这些,仍然是外在于他们的生活的,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脱轨”。在他们自己的朋友圈,保健品、理疗仪和理财产品的讨论是一种“主流”,既生产着生活的兴奋点,又包含着“我们同属一个社群”的社交安全感。

  所以,在经历了几次花钱买教训的事情之后,我不再倾向于“说服”父亲,而是请他确定一个参与度的上限,并把投入的钱看做是他支付他社交生活的成本。这种潜在向骗子们示弱的方法,当然不是最好的,但对一个整月只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全然无力给他们提供新的文化生活的儿女,还有资格居高临下地说服谁吗?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