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完善区域创新机制 奋力打造西部创新中心窗口
郑和平
//www.workercn.cn2016-11-03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九龙坡必须紧紧扭住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窗口”这一“牛鼻子”,以高新区为龙头,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以创新之钥打开增长之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西部创新中心窗口。

  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打造创新人才筑梦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第一资源,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科学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打造“众创高新”赛会品牌。举办立足重庆、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创新型企业与项目选拔活动,吸引海内外高端创新企业和创业团队参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赛事品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专门机构负责赛事筹办、品牌营销等工作,每年安排专项的资金对大赛优胜项目、创客(团队)或创办企业予以重奖,鼓励支持获奖项目落地生根。

  围绕产业发展专项选才。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理念,按照未来主导产业、新产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方向,采取“项目+人才+资金”等模式,专项引进一批持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团队)。畅通事业单位和企业间人才双向流动渠道,通过兼职、“双肩挑”等方式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政府采取奖励、补助、股权等方式,为其提供充裕的专项资金资助,凸显集聚人才的“磁石效应”。

  建立专业人才服务机构。与专业猎头公司合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取项目引才、柔性引智等方式,围绕产业需求引进全球首席科学家、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科技型领军人才(团队),实现了引进一个领军人才或创新团队,就能带出一支队伍、带活一个产业。

  探索多元化融资机制,建成科技金融富集地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着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企业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和融资成本分担机制,为创新插上金融的“翅膀”。

  打造重庆科技金融分中心。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思路,深化与市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合作,重点引进、培育、发展一批科技投融资机构,建设基金集聚度高、市场影响力大、品牌美誉度好的股权投资基金高地。在重庆高新区探索设立科技创新银行、科技创业证券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采取“市区合作+政企合作”模式,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发行公司债、项目收益债等债务融资工具募集研究开发资金。鼓励各家银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税易贷”“增信贷”等新型金融产品,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社会资金投资难”困境。

  鼓励发展债权股权众筹模式。众筹具有低门槛、低风险、多样性、大众化、注重创意等特点。积极引入人人投、大家投等互联网众筹领军机构,搭建众筹平台,建立网络路演中心,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采取“领投+跟投”、B2C等模式为早期创业项目、科技企业、创新产品提供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债权众筹等募资融资服务,有针对性地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创新创业。

  健全融资担保体系。采取“政府补贴+担保公司兜底+银行放贷”三方合作模式,提供高效信贷融资服务。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组建科技融资风险担保资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坏账损失补偿资金,为担保机构提供风险补偿、化解融资坏账。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及再担保、信用贷款、科技保险等金融创新业务,鼓励和引导银行与创投机构及保险机构合作,实现投贷保联动,降低融资成本、分散银行信贷风险、提高融资成功率。

  开设企业上市“预科班”。对接沪深交易所和新三板,建立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帮助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规范法人治理、整合市场资源、改善经营业绩。提供挂牌展示、上市辅导、融资路演、知识产权、法律等方面的培训、策划和咨询服务,为企业上市进行预规范。加强与重庆股份转让中心(OTC)合作,为企业开辟科技创新板、战新板、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及境外资本市场。

  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市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及种子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有产业和技术背景的优秀创业投资管理团队来区设立各类子基金。做大做强高新区创业种子投资基金规模,加快组建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提高财政性资金投融资效率,更多地采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先行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构建创新平台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策源地”

  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服务能力等功能。紧盯市场应用需求方向,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创新机构和平台,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市场化与产业化。

  打造生产力促进示范窗口。与知名民营技术转移机构合作,组建混合所有制科技公共服务机构,探索企业化运作模式,聘请专业人才运营。依托重庆科技服务云平台,搭建集科技要素价值评估、成果筛选与推介、交易撮合、质押登记、培训孵化等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转移促进平台。

  建立科技要素信息库。依托重庆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和重庆版权交易市场,建成要素信息库,集聚全国投资商、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行业专家、科技服务机构等资源,收储科技要素资源,汇聚市内外技术需求方、技术供给方和中介服务机构三方信息资源。

  构建多元化孵化平台体系。按照“平台研发+人才引进+专业孵化+资本投资”的思路,引入社会资本多元化建设孵化平台。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引进知名大学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整合现有园中园、众创空间、商务楼宇等资源,以“创投基金+孵化器”“平台+创投机构+市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模式,为创客提供场地、设施、资金、创业辅导和预孵化等专业服务,做好上下游产业链的孵化,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发展专业“科技”服务平台。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原则,完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建设和完善一批专业化平台,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一站式”服务。加快汇聚一批知名券商、评估机构、保险及担保机构等中介机构,重点引进顶尖级“科技”经纪人,有效连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让科研成果更顺畅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向市场。

  打造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大力引进研究机构、领军人才、优势技术和创新基地等国际创新资源。鼓励企业通过布局境外研发中心、孵化器,参加国际科技会展等方式“走出去”。积极争取将白市驿机场航空物流中心、金凤科技小镇等项目纳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加强与国内高新区、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等区域创新合作,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强在融资、市场拓展、技术转移、项目开发等方面合作,提升区域创新整体竞争力。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强化军地协调、需求对接,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运用。(作者系九龙坡区政协主席)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