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文艺创作要“接地气”

王卫平
2020-03-04 10:42:35  来源:光明日报

  路遥一生深深扎根陕北,从大地汲取营养,创作了《平凡的世界》等“接地气”的经典之作。新华社发

  提要

  “接地气”,就是要接生活之气、接人民之气,把创作之根牢牢扎在生活的沃土里

  只有真正沉入生活的底部,才能吮吸到来自大地深处的汩汩甘泉

  仰望世界的天空,也必须脚踩中国的大地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题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文化文艺不接地气不行。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疫面前,又一次彰显了国人的大爱,尤其彰显了以医护人员为代表的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的大爱,他们是这场战役中真正的英雄。广大文艺工作者也以自己的方式及时进行创作,一些作品情感真挚、鼓舞人心,唱响人间大爱,是“接地气”的好作品。

  文艺创作“接地气”,既是一个理论问题、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行动问题。没有理论就不可能有实践,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行动,认识有高度,实践才能有深度,才能落到实处。

  何谓“接地气”?追本溯源,“地气”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地气”即“地中之气”。“接地气”,就是“接大地之气”。后演变为民间用语,引申指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要接触基层百姓,同广大人民打成一片。“接地气”曾入选“2012年十大流行语”。可见这是被时代托起的话语。文艺创作中的“接地气”是指创作者要接通百姓生活,从大地和人民中汲取养分,汲取力量。

  强调文艺创作“接地气”旨在正导向、纠偏颇、转作风、树新风

  文艺创作为何要“接地气”?对此,认识要有高度。

  “接地气”是新时代对文艺的热切呼唤,是文艺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必然有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和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文化持续发展。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欲望膨胀、追求奢华、炫富摆阔、贪图享乐的现象。有些文艺家高高在上,享受着大都市的文明与奢华,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还有些文艺工作者忘记了初心和本色,把创作当成追名逐利的“摇钱树”,凌空高蹈,甚至飘飘欲仙。创作触角一旦离开坚实的大地,自然也就接不上地气。

  柳青写《创业史》、路遥写《平凡的世界》、蒋子龙写《乔厂长上任记》等,哪部不是“接地气”的作品?他们中哪一个不是来自人民、来自坚实的中国大地呢?文艺一旦离开人民,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正是文艺创作“接地气”的题中应有之义。

  “接地气”是文艺创作规律的体现,是不能违背的。文艺创作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这是文艺创作理论的重要命题。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它的发生、它的动力固然离不开创作主体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性劳动,但它更来自生活的赐予,来自时代的要求和人民心声的表达。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原料矿藏,它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正是文艺创作需要“接地气”的理论依据。“接地气”,说到底,就是要接生活之气、接人民之气,把创作之根牢牢扎在生活的沃土里。接通了地气,作品才有底气,才有可能大气。这本来是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创作理论和创作规律,却常常被有些作家艺术家们淡忘、遗失。

  从人类文艺的历史和现实来看,经典的文艺作品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都是“接地气”的结晶。《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多来自民间,比“雅”和“颂”更具人民性,因而也更接地气。接下来的屈原、陶潜、杜甫、辛弃疾、文天祥、曹雪芹,哪一个创作不是“接地气”的?西方最久远的希腊神话、史诗、戏剧是欧洲原始文明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接下来的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音乐、雕塑、文学、绘画,哪一座艺术高峰不是“接地气”的?“接地气”成就了艺术的生气和大气;不“接地气”,艺术就会干瘪、贫瘠、无力,当然也就谈不上伟大。从现实来看,当今的诗歌创作为什么总是遭人诟病?老百姓为什么不买账、不接受?最根本的就是不“接地气”。所以,诗学批评家都在呼吁:诗歌要从缥缈的云端回到坚实的地面,要回归现实,回答时代课题和百姓关切。由此可见,强调文艺创作“接地气”是正导向、纠偏颇、转作风、树新风的重要举措,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以协同和韧性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将会是什么样子?事实上,我们正在目睹一场针对不确定性所作的反应。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