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赵振川:西北是根 长安是魂

蒋肖斌
2020-06-15 14:43:04  来源:光明日报

  谈老师石鲁:要求学生能临摹、能写生、能下乡、能转化为笔墨

  1959年,赵振川初中毕业,人生出现了一次转折,他被分配去学统计——那就去吧。政治经济学、运筹学、会计学……“现在回想起来,还挺值得学,能得到看世界的另一种眼光”,他的大部分同学后来都供职于统计部门。

  然而,眼看快毕业了,却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学生老师都吃不饱,饿得脸都肿了。赵振川只能在大雁塔边上放羊时,偷偷摘个玉米吃。1962年春,学校停办,学生各回各家。

  半大小伙回家咋办?这时,恰巧西安美协成立学员班,采用传统的“师带徒”方式教年轻人。当时有个传统,父不教子,学艺的一般老子不教儿子,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也没教儿子,后来成为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尚长荣,学的是花脸。所以,尽管赵望云也是学员班的老师,还是请了画家石鲁先生来教赵振川。

  石鲁出生于1919年,15岁就考入成都东方美专,系统学习传统绘画,抗战爆发后投身革命,经常背着自制的画板为陕甘宁边区的老百姓、小八路画速写。赵振川的人生就这样出现了第二次转折。1962年夏,身为画家之子的他,终于开始正式学画,而这一学,就到了今天。

  其实小时候,赵振川也画画,不过那是画着玩儿,临摹小人书上的淝水之战,被大师兄黄胄看到,夸他“画得还可以啊”,到了学员班,才算真正上道。学员班的学生不过数人,在西安美协的院儿里占用了一间屋子。就像古时候一样,没有什么教程和课本,但师傅领着徒弟的手,时时刻刻都在学。

  一进班,老师石鲁就让赵振川临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年轻人并不理解这幅画的内涵,也体会不到古人的情感,觉得很枯燥,但就是要这样“一点一点往前拱”。“中国文化是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富春山居图》画得润极了,苍润,它的线条都是长披麻皴,这是中国画用笔的重要方法,一波三折——一条线里波折出多个层面,不然怎能用几条线就把富春山水画得如此雍容?中国笔墨的魅力就在其中。”赵振川说。

  老师还强调画速写,“石鲁先生对速写的要求很严。速写要求你能在瞬间把握对象的外貌、形态,甚至内心状态”。年轻人脸皮薄,不敢站到人堆里,赵振川就经常站在大门口观察——如果时光倒回半个多世纪,你一定能在西安钟楼邮局的角落里看到他。

  除了临摹、速写,赵振川学画的另一个训练方式是下乡写生。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父亲赵望云。时隔半个多世纪,他依然记得1963年,父亲第一次带着他去祁连山写生。从兰州到肃南,上祁连山,翻越当金山口,人迹罕至,只有魔鬼一样的山体和柱子一样的旋风,那种荒蛮感给年轻的赵振川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那时候年轻,没有多少创作经验,观察和造型能力也不好,但就得锻炼,云杉林、古松林,看到什么画什么。”赵振川说,写生有线条写生和笔墨写生,在现场画的是线条,回来就得赶紧转为笔墨——中国画讲究的是笔墨,这个转化过程并不容易,中国画界一直到前几年都还在讨论。

  那时候每年都要下乡,赵振川从不放过跟着前辈画家出去的机会。1963年,他到了渭南,画了黄河边的风景。“我现在都记得那些黄河边的老村落,村口有大皂角树,挂着一口大钟。村里一有大事就敲钟,村民就会聚到树下。妇女们在田里锄地,穷也挡不住爱美之心,头上都戴着花花手帕,很好看……”赵振川说,“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留在我心里,不去下乡,不会知道这些。”

  长安画派的老一辈画家都非常注重生活写生,而且他们都是以普通大众的身份进入各自的生活中,在写生时并不是为了确立自己“画家”的身份认同,更不以画家自居。

  回过头来看当年所受的艺术教育,赵振川说:“一方面,我有机会跟着父亲早早地到生活里去;另一方面,我得益于老师的‘亲授’,这和在课堂里上大课不一样,中国画讲究的是‘亲授’。能临摹、能写生、能下乡,能转化为笔墨,这就是我的艺术之路。”

  “父亲的创作思想是民间、朴实的,是反映生活的、天然流露式的创作;石鲁先生有着从苏联到解放区的艺术经验,更重视主题性创作。父亲教我读生活、重视生活;石鲁先生教我巧妙构思、升华精神,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生活的积淀,你谈不上升华;没有升华,你表现不出中国画的张力。”赵振川说。

  然而,学了没两年,1964年,作为知识青年的赵振川就“彻底下乡”了,插队到了陕西陇县李家河乡普陀生产队。这也是父亲的决定,他对赵振川说:“你应该下乡,下乡就跟当年闹革命一样,而且对你画画有好处。”

  赵振川在农村一待七八年,苦活累活都干过,“现在回过头看确实有好处——让我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赵振川记得,村里人跟他讲,如果在你前面放一堆金子和一个娃,你要哪个,“当时我想,得要金子啊,但村里人跟我说,要娃。后来我明白了,娃是能够传代的,这是仁者爱人啊。”

  干农活的间隙,赵振川抓紧时间画速写。当时生产队长问他,“画画要紧还是吃饭要紧”,赵振川想了想,还是吃饭要紧,于是干活更卖力了。对有的人来说,记忆中的苦日子可能一辈子都是苦日子。但当赵振川笑着讲述这些往事时,他已经成功地把当年的苦日子转化为今天的财富。这种转化,就像把线条转化成笔墨。赵振川做到了。

  1971年,赵振川调入陕西省火线文工团,专门为三线建设服务,经常跑陕南的秦岭大巴山。别人晚上演出下午休息,他就拿着速写本出去画画。石鲁是个很直接的老师,有一次,赵振川把速写本交给他看,只得到了一句评价:“你这速写不行,不能用。”

  “不管能用不能用,画总是有好处,你老在生活里泡着呢。要做一个真正的画家,就要有热爱生活的初心。这方面,我还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不把艺术当作敲门砖、当作谋取金钱和地位的手段。”赵振川说。

  谈师兄黄胄:胆子极大、下笔最狠,一个充满激情的艺术家

  赵望云有三个最得意的学生:黄胄、方济众、徐庶之。三个穷学生吃住都在老师家。黄胄比赵振川年长近20岁,赵振川出生时,黄胄已经住在他们位于粮道巷的家中。所以,他既算是赵振川的大师兄,又像父辈,“我一岁时,他还抱着我一起拍了张照片。那时候他还是个小兵张嘎一样的年轻人,脸上的神情一看就是小伙子,还没有后来的深沉。”

  赵振川记忆中的黄胄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家”,充满了激情和幽默。比如,学谁像谁,陕西话、广东话、河南话、四川话,张口就来,只要他在,家里就充满欢声笑语。而且黄胄记性还特别好,电话号码都能背出来,这个“本事”在画家中绝无仅有。

  赵振川说:“黄胄的画让人觉得很爽,胆子极大,下笔最狠,这和人的心胸有关,成就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天性使然。我受很多人影响,下笔的时候就会想到黄胄。”

  事实上,生活并没有优待黄胄。他1925年出生于河北蠡县梁家庄,那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因为祖父是戏班的,黄胄小时候经常画“戏子人”,但从来没人教,全凭自己喜欢。初中上了一年,就因父亲去世而辍学,黄胄为了学画,流落到西安。

  黄胄是他给自己起的名字。那是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他获得一面写着“炎黄之胄”的锦旗,经语文老师解释意思后,他决定要做有为的炎黄子孙。

  很多年以后,黄胄在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那是后话,总之,17岁的他遇到赵望云时,还是一个流浪少年。

  1943年,黄胄拜赵望云为师学画。据说当时赵望云一见黄胄和他的画,兴奋地到处跟人说:“今天遇到了一个小孩子,画得非常好。我从不收学生,但是今天我收了他做学生。”

  黄胄在老师家一待就是5年多。赵望云特别宠爱这个聪明的学生,甚至比对自己亲儿子还好。黄胄性格豪放,住在东厢房的一个房间,经常不叠被子不收拾屋子,画笔挥起来还搞得满屋子墨迹。赵望云一点儿也不生气,还说:“学生是国家的人,理当多关心,而且我就是喜欢冒尖的,谁冒尖我喜欢谁。”

  赵振川回忆:“黄胄这老兄不修边幅,充满了意志,充满了激情,在困难面前从不胆怯,是一个真正的勇士。他在绘画上是一个劳动模范,一个早上要画4张三开纸;甚至到病得一塌糊涂坐不起来了,他还在画画……”

  黄胄最大的特点就是巨大的写生量,这也正是赵望云教给学生的艺术理念——在生活中写生、从写生中塑造个人风格。赵振川说:“黄胄之所以取得那么大成就,就和我父亲要求他大量写生有关。他的写生量,一般学校里的学生达不到。那时候我们画速写,一画画半天,全神贯注,基础非常扎实。”

  在赵振川看来,黄胄就是一个写生成功的典范。赵望云的学生,旅行写生是必修课。1944年,黄胄去了八百里秦川;1946年,去河南黄泛区写生;1948年,又去新疆写生,用了近3个月时间画了大量民族风情的作品。秦川的帝王气魄,新疆的民族风情,黄泛区的人民苦难,都成为黄胄笔下的一张张写生。他看到了一个天大地大的世界,那将是他艺术生涯不竭的生命源泉。

  黄胄对自己的艺术道路有清醒的认识。1947年,他曾以梁叶子的笔名在《画家与时代》一文中写道:“要做一个新时代的画家,只是会追求与开创自己的美的道路,只是自己吃饱了饭便忘了那些没有吃饭的同胞是不够的。他是应当和别的艺术一样,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不是同样地可视为时代的号角与黎明的晓钟吗?”

  1949年西安解放之后,黄胄参军,到西北军区从事美术工作,一直到1955年才回北京。大西北,那是成就赵望云的地方,现在又将成就黄胄。1941年,赵望云因为《抗战画刊》停刊而失业,冯玉祥将军想为他安排一份政府的工作,赵望云没有接受,而是选择了北上西进,开始布衣画家的生涯。他认为,能到祖国任何一个角落写生都是很幸福的事情。黄胄追随老师的脚步,也走向了大西北,多次到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写生,仅1956年在和田就画了近千幅。

  赵振川说:“黄胄能成就自己,还是因为他表现了生活。西北是一片艺术的沃土,他把一个题材画到了死,增加了中国画新的审美领域——表现少数民族。”也许,少数民族热情奔放又无拘无束的生活正和黄胄豪放的性格不谋而合,当客观的美与主观的性情相契合,艺术将焕发出最本质的精气神。

   (作者:蒋肖斌,系中国青年报记者)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以协同和韧性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将会是什么样子?事实上,我们正在目睹一场针对不确定性所作的反应。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