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将各国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解放周末:除了经济领域,新中国的发展进步还有哪些亮点?
周锦尉:新中国的发展进步是全方位的。对此,汉学家费正清很早的时候就有过生动描述:“现在的新中国是一个人人感觉自豪的国家——控制了通货膨胀,废除了外国人的特权,铲除了腐化,公民们都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如修理公共设施,开展扫盲运动,防止疾病,跟做粗活的交朋友,以及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和毛泽东思想,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为有理想、有雄心的人们开辟了新的道路。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新中国在外交战线上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尤其是万隆会议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1955年,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在印尼万隆召开会议。这是亚非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中国参加这次会议,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可能大家知道,周恩来一行原来租用飞机,准备从香港飞往万隆。因台湾方面的特务破坏,飞机被安装上了定时炸弹,不幸爆炸坠海,中国及越南的一些参会人员遇难。幸运的是,周恩来一行临时改机,先访问缅甸,再赴印尼。
会议开始时,一度出现了反华风潮。有国家代表攻击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提出应该“同美国联合反对共产主义”,等等。周恩来从容不迫地回应: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共产主义信仰和认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会议上用不着宣传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而应该将各国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周恩来坦诚的发言,尤其是“求同存异”的说法,如一股清风,获得了与会者的掌声与共鸣,原来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
解放周末:在对外关系中,“存异”也许不难,但如何在复杂情况下甚至对立状态中“求同”?
周锦尉:还是以万隆会议为例,有某国代表突然举行记者招待会,要求公开讨论台湾问题,主张先由联合国托管,然后建立“独立国家”。
对于这一严重挑衅,周恩来一方面坚决予以驳斥,表示“不同意”,并与许多国家代表积极接触,表达中国政府在核心利益上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又专门找到提出异议的代表进行单独会谈,有情有理的做法最终获得了成功。
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上,一些关键用词的表述和调整也体现了政治智慧。比如,公报采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共处”一词,以及1954年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
在反对殖民主义的提法上,原稿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容易引发误解。在周恩来和一些代表的努力下,最终改为“反对殖民主义的一切表现”,体现了亚非人民为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而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崇高理想和愿望。
这一“团结、友谊、合作”的宝贵精神,是亚非国家的共同财富。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内涵是创新奋斗奉献,底气是自觉自信自强
解放周末:上海所走过的70多年发展历程,也是新中国奋斗创业史的一个缩影。回眸走过的路,“十里洋场”是如何一步步迈向“人民城市”的?
周锦尉:上海历来是工商业重镇。改革开放之前,上海曾以全国1/1500的土地、1/100的人口提供了全国1/10的工业产值、1/6的财政收入,一定意义上展现了“共和国长子”的担当与责任。
改革开放启动后,上海一步步由“后卫”转向“前锋”。1984年、1986年,上海先后三次举行战略发展论坛,逐步把视野投向浦东。一条河流贯穿一个城市,一边很繁华,一边几乎是农田,这在国际城市中是鲜见的,也证明浦东具有开发开放的巨大空间。
要开发,最缺的是资金。上缴国家财政后,上海自己搞发展只有二三十亿元。经济界、学界把目光投向了“土地批租”。当时的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决支持,通过海内外的一番深入调研后,提出建立土地批租制度的报告。1987年7月,国务院相关部门发布相关文件,决定采用土地批租方式。1988年4月12日,宪法修正案确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由此,上海迅速行动起来。
同时,浦东开发开放需要进一步启动黄浦江过江工程。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相继建成,极大地鼓舞了建设者的士气。上海还借鉴“他山之石”,请来境外公司对两座桥的市值进行评估,然后把49%的经营权卖给中国香港的上市公司,从而筹来24亿元用来建造第三座、第四座大桥。
新时代,我们正在抒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历史新篇章。我理解,一个重点是更好发挥浦东新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打造充满活力的机遇之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创业平台、事业舞台。
另一个重点是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做优做强城市核心功能作为主攻方向,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
解放周末:纵观新中国奋斗创业史,从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等,一个个鲜明的“坐标”串起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新的挑战,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提振精气神?
周锦尉: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无数惊涛骇浪,在艰辛磨难中繁衍至今,得益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进一步丰富形成了红色精神谱系,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种种精神,始终贯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气神。在我看来,其内涵是创新、奋斗、奉献,其底气是自觉、自信、自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在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中,要生动讲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生动讲述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道理。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一些前沿科技受制于人,深化改革的成效与民众期待仍有差距……越是艰难险阻,越要以更大的定力、勇气、智慧,“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好每一步。
(周锦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市委讲师团“四史”专家宣讲团成员,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第四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