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因为街亭的失守,诸葛亮不得不忍痛斩了自己的爱将马谡。正面看,这反映出诸葛亮的从严治军不徇私情;反面看,则是关键时刻用人不当的典型实例。用错一个人,败了一场仗,至今仍不失警示意义。
事实证明,马谡只是个好谋臣,并非带兵打仗的良将。特别是作风上明显的瑕疵,让刘备死都不放心,弥留之际一再叮嘱“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以诸葛亮的才智尚且不能准确识别将领作风的虚实,关键时刻出现误识误用,更证明了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考量其虚实真伪难度之大了。
作风是一种做人做事态度,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把理论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践的行为。表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符的能力、言与行相统一的程度、局部服从大局的觉悟、表态与执行合拍的品德,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而对其虚实真伪的识别与判断,却常常受一时的主观印象左右。从纸上谈兵的赵括到失了街亭的马谡,前者有赵母力阻其带兵作战,后者有刘备遗言提醒,按理说都是对两人非常了解熟悉的人的建议,之所以悲剧仍然发生,就是因为影响判别一个人作风的因素太多,偶然性较大。
作风是人品官德的体现,其虚实真伪的识别很难不受情感的左右。因为是亲近者、身边人,知根知底;因为是战友同事、老乡朋友,情意投缘;因为会说话能办事,善解人意、奉迎得体;或是因为理论水平高,善思维能分析等等,这些因素使得即便像诸葛亮这样被后世当神奉的人,都难以避免受情感的左右,作出错误的判断,可见对干部作风的判别难度之大了。
以古鉴今,干部队伍特别是军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是事关未来战争胜败的要害。要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部队,干部作风培养尤为关键。所以,当如古人所说,观操守在利害时,观修养在纷华时;要注重广开言路,大范围选人,防止以偏概全;要历史地看人,既看眼前也看过去,既看优势也看弱项,防止一俊遮百丑;要完善程序,程序虽不能决定人的作风,但可以防止个人说了算,避免“带病”上岗;要建立竞争比较机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与行动考量、品德与操行评定、个人与团队配合中,准确判别干部的作风和素质。
以德为先,用人所长,让有不同优势的人在相应的岗位上施展才华,让各种人才都有用武之地,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当兵打仗上,才能避免未来战场上“失街亭”的悲剧发生。
现代知识人的治世之心 | 2010-04-06 |
现代知识人的治世之心 | 2010-04-06 |
现代知识人的治世之心 | 2010-04-06 |
现代知识人的治世之心 | 2010-04-06 |
还原“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历史情境 | 2010-04-06 |
报告文学:心声 | 2010-04-06 |
马锡五审判方式: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 2010-04-06 |
理论周刊:以人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 2010-04-06 |
战争之殇与文化觉醒 | 2010-04-06 |
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战略工程 | 2010-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