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抚摸120年前甲午战争留下的伤疤,令人胸口隐隐作痛的一幕恍如眼前——公元1894年7月25日,日本“吉野”号等3艘军舰在丰岛海面突然向北洋水师“济远”号、“广乙”号发起攻击。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甲午战争爆发。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清朝军队在武器装备与日军相比差距最小的情况下,败得最惨的一仗。战争之殇就像一根钢针深深刺痛了古老中华文明的肌肤,让它在本已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承载了更多的苦难,让它遭受了更加严峻的考验。
1
战争对于文化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一边是无尽的伤痛,一边是反思后的觉醒。
战争对于文化生命的打击是残酷的,有时候甚至是毁灭性的。在人类古文明当中,古埃及被波斯帝国消灭,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曾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文化独立,一度光芒四射的文化生命都因为战争而中断。
然而,战争对于文化生命来说,又是极为难得的自我磨砺。特别是那些抵抗外敌入侵并且以失败告终的战争,血与火的挑战、饱受欺凌的耻辱,都将把一种文化的精神斗志、自省意识、反思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战争由此成为文化觉醒的契机。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谈到:中国近代有3次革命高潮,其中第二次高潮就是由甲午战争所引发的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的,甲午之殇,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再一次转过身来,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波澜起伏的文化反思和革命运动高潮。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一次次昂起不屈的头颅,一次次让自己的精神脊梁更加坚挺。
历史的沟壑让人类无法拒绝跌倒,不能避免成长中的阵痛。但是,一种文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够在跌倒中幡然醒悟,在阵痛中自我反思,进而找到生存和崛起的出路。痛定思痛式的文化觉醒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苏醒,更是促使一种文化在逆境中愈挫弥坚的不竭动力。
2
甲午之殇促使近现代中华文化在哪些方面开始觉醒?
这是一个极为宽广的话题。甲午之殇就像刺刀一样在近代中华文化的肌体上划开一道血淋淋的口子,由此带来的反思和觉醒几乎涉及到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
——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大陆文化。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文化始终是一个以农耕为依托的文化。这一文化结构导致我们民族的祖先很早就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也使得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成为文明进步的障碍。
——以皇权为核心的文化中心主义。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以封建统治者为核心的文化传统始终认为自己处在地球的中心。这一观念投射到文化层面,就是一种特有的以中华文明为尊、为核心的文化观念。由此,在灿烂的中华文明背后,始终暗藏着一种自满以及对外部文化的不屑,随之带来的是中国文化中自负自大、封闭保守的倾向。
——封建文化影响下的国民性问题。国民性问题其实主要讲的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就像鲁迅笔下那段经典描述,日本人公开处决为俄国做军事侦探的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种麻木概括了当时众多中国人的文化表情。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人的劣根性虽有很多表现,但多数人认为最根本的是奴隶性。因为奴隶性带来的安分、顺从、依附、怯懦的文化性格,导致自轻自贱,丧失独立自主的精神,养成依附、依赖、不负责、不担当等积习。
……
这样的列举,我们在这里一定无法穷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战争之殇刺激下的文化觉醒,不单是一种文化洗心革面的内在动力,更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动力之源,不断推动着社会走向变革、民族走向自强、文明走向进步。近现代以来,中国涌现的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乃至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都能从中找到文化觉醒的种子。梁启超说的“唤醒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实在贴切中肯。
3
应该警惕的是,当战争成为历史,与文化觉醒相伴的常常是文化健忘。
当生活回归太平,当战争已经作为一种遗产存在于历史,文化觉醒的意识还会像战争过程中那么强烈吗?文化觉醒的成果也将变成一种遗产吗?
诚然,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但是,当我们梳理历史就会发现,文化反思与文化健忘几乎是相伴相随地存在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文化传统。从《史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到《资治通鉴》的“见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等,在一次次对过往历史的触碰与钩沉中,完成了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文化反思。而与此同时,就像唐朝清朝等都曾以治史的方式深刻反思前朝失去政权的原因,最终都忘记了前车之鉴,都没能逃脱走向没落的悲剧命运。文化反思与文化健忘,造成了历史的起承转合与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往复,这就像听到惊雷后只是翻了一个身,尔后又沉沉睡去,让人“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由此,在甲午战争过去120周年的时候,我们或许应该扪心自问:那些用血泪写下的警世箴言在我们眼前是否依然清晰?那些慷慨激昂的呐喊是否还在我们耳畔回响?那些曾经被刺刀挑开的文化之弊,在我们身上是否依然还在?
4
真正的文化觉醒不只是拒绝健忘,更应该把目光投向当下和未来。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和120年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今天的武器装备、战争形态和120年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化要素、文化手段对于战争的影响甚至比120年前更加深刻。
——我们不能忘记,甲午战争中虽不乏有邓世昌、徐邦道等极具血性的英勇之士和一大批底层官兵的奋起反抗,但总体上清政府战备意识不强,清军的战斗精神偏弱,特别是高级将领战场逃跑的情况十分严重。
战斗精神培育是部队和军人永恒的必修课。甲午战争中清朝军队在武器装备上与日军极为接近的情况下依然惨败的教训,再一次说明武器本身不是战斗力,战争的决胜因素是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今天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战争的制胜机理并没有改变,部队的战斗精神依然是刀之利刃,依然是确保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今天,特别是在部队长期没有经历过实战考验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重视激活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传统,在不断摔打锤炼中继承好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敢打必胜的精神基因。
——我们不能忘记,甲午战争前夕,中国的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政府和军队派系林立、一盘散沙。而日本为了备战,民众捐赠、万众一心购置军火,“天照大神”“八纮一宇”的神话成为举国上下的信仰。
甲午战争与其说是两支军队的较量,不如说是两个民族凝聚力的较量。民族凝聚力与战争实力紧密相连,这一点不仅是甲午之殇的教训,更是我军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宝贵经验、人民战争理论的重要支撑。然而,民族凝聚力怎样去强化?如何转化为全民族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满腔热情?这些问题到今天依然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和实践的重大命题。应该看到的是,解决好这些问题都绝非朝夕之功,既需要传承好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又需要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不断形成新的文化积淀。所以今天,特别是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我们尤其应该重视把先进军事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有效融合起来,从根子上不断强化国家意识、民族认同感和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使命担当。由此,当我们看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试图用所谓“真相”“考证”抹黑英雄人物,诋损军队形象,煽动所谓“仇军”情绪,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警惕。因为它们伤害的是一个民族发自内心的文化情感,最终损害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军事竞争力。
——我们不能忘记,甲午战争中,相比于清朝政府对舆论宣传的漠视与放任,日本主动操纵现代传媒工具,让反复传播的战争谎言深深影响了社会公众和国际舆论,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占据了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军的败局。
最大的危险是不知道危险。1984年,英国《泰晤士报》的社论曾引用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的话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如果说,这样的立论在冷战时代还缺乏足够土壤的话,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它将变得如此现实。在互联网条件下,强势文化的渗透往往穿着华丽的外衣,让人如“温水煮青蛙”般被其征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文化战争。发生在埃及、突尼斯的所谓“颜色革命”,背后不都有互联网对舆论的强力操控吗?不都有打着“民主”“普世价值”外衣的文化幌子在作祟吗?所有这些看不见的文化之手,总让人想起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中说的:“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
的确,在现实观照的目光下,甲午之殇让我们不能忘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甲午这面镜子从历史深处告诫我们,当下和未来很多问题都能从文化上找到根源,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立足长远、在推动民族文化真正觉醒上下功夫。对此,我们应该保持足够清醒。
5
文化觉醒是对战争之殇最好的祭奠,是一种深刻的文明进步。
波德莱尔在《纠缠》中叹道:“我从大海的狂笑中听到的那位满怀羞愧而饮泣的战败之人的苦笑。”是啊,战败者的苦笑,如同一张用金属雕刻的脸谱永远定格在历史当中,给后来者带来无边的悲愤与愁绪,激励他们奋起直追,自强自立,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由此,我们国家、民族和军队才有了今天的实力。
文化觉醒是对战争之殇最好的祭奠,文化觉醒是一种深刻的文明进步。
“知耻者近乎勇”。今天,当我们处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阶段、本该去畅想更多美好的时候,我们冷静地扭转身来,再一次抚摸历史的伤口,再一次回望那不堪回首的耻辱,为的就是让觉醒的力量澡雪我们的精神,给未来的路带来更多敢于直面艰难、披荆斩棘的勇气,带来更多自我革新、奋发有为的青春活力,带来更多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豪迈气概!
今天,我们面朝大海,庄严祭奠曾经沉没的战舰、曾经不屈的英灵,也满怀希望地迎接春暖花开!
“甲午战争文化沉思录”往期精彩回顾
“清朝的军官什么都想到了,就是不想打仗。什么都学会了,就是不会打仗。”
——徐贵祥
“晚清的文化之短,繁育了北洋海军的作风之弊,进而导致了甲午的海上之殇。”
——余远来
“这场战争不只是中日两国军力的竞争,更是两种文化的较量,是制海权的争夺。”
——周建彩
“甲午战争中,清军战斗精神低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信念支撑,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尤永斌
“从马江海战到甲午战争,中国人不仅是军队战败,更重要的是思想战败。”
——王 树、尹洪文、艾松如
“军事上的保守主义就像那不断坍塌的城墙一样,已经远不能适应战争的形势!”
—— 徐兵博